一名《燕泉何先生余冬序录》,六十五卷。明何孟春(详见《文简疏议》条)撰。此书体例近似王充的《论衡》。共六十五卷,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十五卷,一至五卷多论君道,六至二十五卷多论古今人品。外篇三十五卷及又
二卷。明黄溥(生卒年不详)撰。黄溥,鄞县(今属浙江省)人,黄润玉之孙。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以记明代轶闻为主,间及考证古事。如考胡一桂《十七史纂要》第三卷是董鼎之作。张光启《宋鉴节要》、刘定之《宋论》、邱
二卷。清胡泽顺撰。胡泽顺字梅坪,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是书首有自序及朱荣实序。自序称“无门户意气之私,则汉儒宜崇,宋儒亦宜崇”。朱序谓贯穿郑孔之笺疏,要归于程朱之义理,兼参汉宋之长,不为墨守,且间
十六卷,首一卷。清沈渊修,孙中翘、李铣等纂。沈渊,山阴人,岁贡,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金乡县知县。考金乡县志创修于明。康熙十二年(1673)邑令付廷俊再修。沈渊任县令后,以邑志又已四十余年未修,因
三十三卷。清梅清(1623-1697)撰。梅清,字润公,号瞿山,宣城(安徽芜湖)人。顺治十一年(1654)中举人。再试礼部不第。善交游,与王士祯、徐元文友善。著有《天延阁诗集》、《瞿山诗略》是集为梅清
一卷。温廷敬撰。温廷敬为中国近代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序》说:“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始来告卜,作《洛诰》。”但是《洛诰》中的文字多不易理解。然而地下考古发现则给人们带来了解决一些难题的希
四卷。清万宝汇其伯父万德新、其父万永锡之书。万宝字一楼。官榆林兵备道,时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石置于西安碑林,欲使其广为流传。万德新字考严,书一卷;万永锡字尔亭,书三卷。二人同学张得天之体。张得
二卷。清沈澄本(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撰。澄本字醒庵,吴兴(今浙江吴兴)人,约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作者鉴于《左传》一书记事繁杂,记人也错综纷纭,或一人而名谥互见,或一族而世系纠葛,初学者极为不便。于
十三卷。明吴伯与撰。伯与字福生,宣城(今属安徽)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该书本为记叙历代宰相守令等大臣事迹,然此本十三卷已失守令之内容。书中所采材料,大多来自史传,亦间录
三十卷,《续稿》十一卷。明胡直(1517-1585)撰。胡直,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今属江西省)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史。直少攻古文词,后从欧阳德及罗洪先学,以王守仁为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