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征 客窗偶谈

医征 客窗偶谈

《医征》三十七卷,《客窗偶谈》一卷。清沈明宗(生卒年不详)撰。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楣,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人。少年时曾学禅宗,兼通医学,为清初名医石楷临初先生高徒。沈氏对仲景之学深有研究。著有《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张仲景金匮要略》等书。《医征》又名《医征五种》,为丛书,包括五种,为《金匮要略编注》二十四卷,《伤寒六经纂注》八卷(又有二十四卷本),《温热病论》二卷,《虚劳内伤》二卷,《女科》附《金匮翼》一卷。沈氏于“凡例”中称“金匮”、“伤寒”原为一书。其论《金匮》,认为仲景原文来于伤寒论中,后人未明其微,以致编次失序,此书中以次章冠首为序例,次以天时地理脉证汤法,有条不紊。其论《伤寒》,认为王叔和以痉暍杂病诸篇冠首,既设主病,又杂己见为序例。喻昌《尚论篇》虽超越前人,但尚有隐晦之处。此书中以正治汗吐下列前,误治等列后。大旨出于喻氏为多,于方法发挥切实。其《温热病论》,对六气时令感冒之温热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感冒等详加辨证。《虚劳内伤》中认为诸病已载于《金匮要略编注》,唯七情内伤未经详述,于是按脏腑经略推论病源,各分证候,选集古今诸方为治法,以外感内伤阐述其理。《女科》用以附翼《金匮》。此书论述简当,清晰明了。书后所附《客窗偶谈》,皆为答客问,认为论医学必明人身脏腑,应乎天时、地理、五运、六气,论虚劳之病,以清心为主,论四十九难有正经自病,有五邪所伤。诸篇皆探源“灵素”,自有心得。有康熙三十二年(1693)以宁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古今考

    一卷。《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古今考》一卷,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魏了翁以古制多不可考,两汉诸儒惟据叔孙通所定某物犹今之某物,孔、贾诸疏则又谓去汉久远,虽汉制亦不可考,乃即《汉

  • 靖海记

    二卷。施琅撰。施琅(1621-1696年),原名郎,字琢公、尊侯,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初为郑芝龙部左冲锋,降清后历任同安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授内大臣,隶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 伤寒明理论

    三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成于《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该书摘取《伤寒论》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辨识精微,言语通俗。如《

  • 畿辅义仓图

    不分卷。清方观承撰。方观承,安徽桐城县人。由监生补内阁中书,历官浙江巡抚、直隶总督。是书第一册为奏议、凡例、条规、顺天府所属州县义仓图,第二册为保定、正定二府,第三册为河间天津二府,第四册为顺德、广平

  • 夏小正私笺

    一卷。清吴汝纶(1840-1903)撰。吴汝纶,字挚甫,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同治四年(1865)进士,官至直隶冀州知府。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推行新式教育。曾师曾国

  • 田子艺集

    二十一卷。明田艺蘅(约1570前后在世)撰。田艺蘅,字子艺,钱塘(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田汝成之子。十岁时从其父过采石,即能赋诗,有佳句。后以岁贡生为休宁教谕,不久罢归。著有《田子艺集》,《留青日

  • 十七朝史论一得

    一卷,清郭伦撰。其著作有《晋记》。《十七朝史论一得》共分八篇,按日编排,一曰为一篇,上自秦汉,下迄明代,共述十七朝事,故称《十七朝史论》。在这八篇中,一曰为秦汉;二曰晋、宋、齐、梁、陈;三曰为隋;四曰

  • 离骚中正

    (无卷数)。清林仲懿(生卒年不详)撰。林仲懿,字山甫,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官至铜陵知县。卷首有《读离骚管见》数则。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

  • 算法统宗

    又名“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明程大位(1533-?)撰。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少时善算学,对文字学和数学感兴趣。壮年游吴楚经商二十余年,遇有算数书籍,辄厚值购读,收罗了许多古代与当代的数学

  • 海棠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