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雍志

南雍志

二十四卷。明黄佐(见《翰林记》)撰。黄佐著有《泰泉乡礼》、《翰林记》,已著录。本书为作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所作,专记明朝南京国子监的建制、设官、职掌,以及在监学生的分类、学业、学规、授官等各方面的情况。先是,景泰中,南京国子监祭酒吴节为该学作志,撰成十八卷。嘉靖初,祭酒崔铣重纂未成。黄佐任祭酒时,得其遗牍,重加修定,以吴志为本,而增删成之。又委国子监助教梅鷟撰其中的《经籍考》。书成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今传本有万历时事,乃后人随时所增添者。全书共分为四部分内容。一为事纪四卷,述明代对国子监学官的选拔,监生的教育、授官等一系列有关国子监的谕旨、制度、规定等,实为明代南京国子学教育的总纲。一为职官表二卷,录南京国子监的历任官员。一为杂考十二卷,如《储养考》、《经籍考》、《乐考》等,分述各项具体制度、规定的情况及沿革。一为列传六卷,记载于国子监任官、受业的某些人物的事迹。本书资料丰富,记事详备,如卷十八的《经籍考》由梅鷟所撰,梅氏学问淹贯,所述本末具备,颇便读者。本书对研究明代中央的国子学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所收内容亦有不尽妥当者,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乐考》一门,多泛论古乐,皆佐(黄佐)一己之见,于太学制度无涉,殊失限断。”据《提要》载,时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今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有珍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序录

    一卷。清胡秉虔撰。胡秉虔字春乔,安徽绩溪人。本书多本王鸣盛《尚书后案》和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之说,其中尤以江氏之说为多。如“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胡氏引江声云:“太康,启之子也。

  • 锦官录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详见《四书臆说》)撰。是书十二卷,前有自序。谓臆说者,本王姚江《五经臆说》之旧名。其卷一《大学》,卷二《中庸》,卷三《论语》、《孟子》,卷四、五、六泛论仁义礼知,卷七说学,卷八说人,

  • 学庸示掌

    不分卷。清汤西箴撰。是书首有其兄汤自超序及凡例。大旨遵朱注,兼参众家。但不载朱注。所采众家之说,也不标明姓氏。偶尔抒发己见,则以“按”字加以区别。逐字逐句,分疏意义,以便初学。于章首揭明书旨,章后申明

  • 孝经

    ① 一卷。清朱轼(1665-1736)撰。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条。该书用吴澄考定之本,而略为推衍其义。凡题姓名者,皆澄之原文。自己所加则称“轼案”。书前有自序、梁份序、殷元福序。该书不标目第,自

  • 双流县志

    四卷,清汪士侃等纂修。江士侃,长汀人,进士,曾任双流县知县。《双流县志》光绪三年(1877)刻本。此志既无叙例,分类亦无伦次。首载彭琬一序,其纸色与全书有异,实自别部补入者。尚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

  • 诗疑

    二卷。王柏(1197-1274)撰。王柏字会之,初号长啸,后改鲁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朱熹三传弟子。宋理宗时为丽正、上蔡两书院师,后为国子祭酒。死后朝廷给予谥号文宪、列享两庑的褒扬。

  • 紫峰集

    ① 十三卷。明陈琛(1477-1545)撰。琛字思献,福建晋江人。其著有《易经浅说》。此集初刻于嘉靖中,是其裔孙所重刻。共十三卷,文七卷,诗五卷,正学编一卷,末附以年谱。《明史·儒林传》附见《蔡清传》

  • 方氏左传评点

    二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方苞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其致力于《春秋》和《三礼》,所著有《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春秋直解》等等。此书分上下二卷,不录经传全文

  • 清文鉴

    见《御定清文鉴》。

  • 春秋摘微

    一卷。唐卢仝(795?-835)撰,清李邦黻辑。卢仝,号玉川子,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代诗人。家贫好著书,初隐少室山,不求仕进,征谏议大夫,不应。曾作《月烛》诗,讥讽当时宦官,韩愈称其工。甘露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