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

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

四卷。清祝德麟(1742-1798)撰。祝德麟,字趾堂,号芷塘,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十三岁补诸生,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湖广道御史等职。乾隆五十五年(1790)乞归,主讲于云间书院以终。有《悦亲楼诗抄》、《吴仁杰离骚草木疏辨证》。全书四卷。卷一,十四条,卷二,二十条,卷三,十条,卷四,十一条。书末有祝氏跋文。祝氏借预修《四库全书》之便,看到吴氏书的影宋抄本,便窃录副本,但吴氏书错误颇多,不可句读。取《永乐大典》、《五雅》、《山海经》、《淮南子》、《齐民要术》及多种类型《本草》并杂采《说文》、《广韵》、《集韵》等书,对吴氏书做了详尽校订,改正了四百五十多字,增损二百五十多字。其说与他书异同者,亦附注条下,以备参考。在详细校订吴氏全部疏文后,逐条加按语,为之辨证,态度比较严谨,足资参考。故钱泰吉《甘泉乡人稿·离骚草木疏跋》称“今见此册,始知《辨证》评审,定为斗南(吴仁杰)功臣”。版本有乾隆四十四年(1779)祝氏悦亲楼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大学本文

    一卷。大学古本一卷。中庸本文一卷。清王澍撰。王澍详《禹贡谱》条。此书仿《苏评孟子》之例,取《大学》、《中庸》本文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原序加以批点,既尊古本,又尊朱子改本,自相矛盾。

  • 四部丛刊

    五百零四种(分三编:初编三百五十种,续编八十一种,三编七十三种)。民国张元济(1867-1959)等辑。张元济字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1

  • 萸江诗存

    三卷。清陶必铨(1755-1806)撰。陶必铨,字士升,号萸江,湖南安氏人。乾隆年间诸生,事迹不详。该编为必铨之子陶澍搜集残稿编成,有古今体诗一百三十五首。据编首唐仲冕作的序以及卷末邓显鹤作跋介绍,必

  • 名家词抄

    不分卷。清聂光编。聂光字晋人,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选自吴伟业、龚鼎孳以下共三十家。考卷首曾王孙《序》,称为“百家名词”,却与集中所载之数不符。又云:“词体之变迁,选者之诠次,

  • ■园丛书

    十一种,十八卷,附录一卷。清平步青编。平步青,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古今著作都有,尤重乡邦文献。唐孙樵《经纬集》三卷,以旧钞本为底本刻成,内容校勘都超过汲古斋本。清朱潮《宝善

  • 快雨堂题跋

    八卷。清王文治(1730-1802)撰。王文治,字禹卿,别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官翰林侍读,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王文治能诗、擅书。其书法源出董其昌,秀逸天成,名闻海内

  • 说文审音

    十六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是书卷一为《古音源流考》,卷二为《切字要例》,卷三为《九声总佸图说》,卷四为《广韵古分十二部说》,卷五为《同音类聚凡例》,卷六为《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卷七为《

  • 六义图解

    一卷。明王应电(其生平未详)撰。所谓六义,即六书。此书以图解的形式说明六义的相互关系与演进过程。其排列顺序是,先象形,次指事,次会意,次转注假借,次谐声。按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释之者

  • 潜德谱

    一卷。意大利人利高烈(1696-1787)撰。李秋译。利高烈曾创立救赎会,是天主教之教士。李秋有《砭傲金针》,已著录。《潜德潜》共有四十四则,集天主教贤圣之嘉言懿行,示人以大德不在行奇,而在善行常事,

  • 秋兴

    鼓角边城暮,关河古塞秋。渊明方止酒,王粲亦登楼。摇荡伤残岁,栖迟忆故丘。乾坤尚倾仄,吾敢叹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