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故训订上经

周易故训订上经

一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号儆季,浙江定海人。同治举人。晚年特荐授内阁中书衔。曾主讲南菁书院十五年,著述甚丰。作者在此书序中称“学者必广搜古注,互证得失,务求其是。若夫舍古求是,讵有独是。然学必求古,而古亦未必尽是,亦惟择是而从,勿矫异,勿阿同。”本着这一宗旨,在审定文字时,以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为依据,详列文字异同,不作任何改动。在诠释经义时,则不分汉宋,义理与象数兼取。所引自汉至清诸家易说七十余,并旁采《史记》、《汉书》、《说文》、《释名》、《广雅》、参用互体、逸象、五行诸说以为佐证。至于汉儒的卦气、爻辰、纳甲、飞伏、世应说,宋儒的先天太极、河洛书数则一概不取,可谓善于择善而从。全书依经传次序,以郑本为据,故乾坤二卦不录《文言》。由于作者专研礼、书,无暇兼顾,故此书仅成上经,为未完之作。有光绪唐文治刊本。

猜你喜欢

  • 紫微杂记

    见《紫微杂说》。

  • 老子五千文

    见《老子》。

  • 汾上续谈

    一卷。明朱孟震(详见《河上楮谈》条)撰。此书体例与《河上楮谈》相同,而所记多琐事,其中“安南国试录”叙述颇详,足资考证,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明万历间刊本,共一册,书首有万历十年(1582年)朱孟震自序,

  • 马可波罗行纪

    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的旅行记。1271年,年轻的马可·波罗随父、叔来中国,1275年抵达上都,并在中国侨居十七年,多次奉命出使各地。1291年,他获准

  • 周程张朱正脉

    无卷数。清代魏裔介(1616-1686)撰。此书首先辑录了周敦颐《太极图说》,其次辑录了张载的《西铭》、《东铭》,再次辑录了周汝登所辑的《程门微旨》,第四部分辑录了清代孙承泽所辑的《考正晚年定论》、《

  • 讷盦类稿

    四卷。清李恩绶(?-1911)撰。恩授,字丹叔,晚自号讷庵,世称亚白先生。江苏丹徒人。濡染家学,从小淡薄举子业。然与冷士嵋等,以儒素擅诗名当世。旅食江淮间时,时为五七言诗针砭时事,旋以词赋受知和州。是

  • 师郑堂读经札记

    一卷。孙雄撰。共四十五篇。除《皇父考》、《释义民》两篇与刊本重复,其余四十三篇都是刊本所未收的。书称札记,主要是训诂考证。如《尚书》“名义”条,谓“尚书”见《墨子·明鬼篇》,由此可见“尚书”不是西汉伏

  • 丛书举要

    六十卷。清杨守敬撰,李之鼎补。杨氏(详见前数条),曾充任通志局编纂,授职内阁中书。李之鼎,字振唐,斋号宜秋馆,南城人。民国元年(1912),李之鼎在上海与杨氏交往,杨氏将稿本赠与他,增《大藏经》、《群

  • 长生殿

    二卷。清洪(1645-1704)撰。洪,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洪出生在钱塘望族世家,少年曾受业于明遗民毛先舒等人,后又曾就学于北京国子监。他早露才华,盛有诗名,并

  • 汉学拾遗

    一卷。清刘台拱(1751-1805)撰,刘台拱字端临,江苏宝应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官至丹徒县学训导,嘉庆十年(1805)卒,年五十五岁。《汉学拾遗》是考证《汉书》的,书名似不够恰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