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堪斋诗存

堪斋诗存

八卷。清顾大申(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顾大申本名镛,字震雉,一字见山,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工部主事。曾辑有《毛诗》、《楚骚》及《文选诗》、《唐人诗》。自著有《堪斋诗存》、《诗原》等。是集凡八卷。为顾大申亲自编定。在此之前,顾大申已有《鹤巢集》、《燕京倡和集》、《泗序集》等诗集刊行于世。后顾大申又将诸集删并为一帙,名曰“诗存”。今观是集,其诗多为应答酬唱或即兴抒怀之作。因受前后七子的影响,刻意拟古之气较浓。然亦有一些独出机杼,颇为清新之作。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清秘述闻

    十六卷。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原名运昌,高宗为其改名法式善,即满语“勤勉”之意。曾筑梧门书屋,学者又称梧门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

  • 大学正业

    一卷。古本大学条说 一卷。古本大学引证 一卷。清恽鹤生撰。鹤生字皋闻,江苏阳湖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官至金坛县学教谕。是书首有自序。次古本正文,次正业节解,次条说,次引证,大抵抉择汉唐宋及

  • 周官学

    一卷。清末刘光撰。刘光,湖北大冶人。刘氏此书,书首有光绪三十三年(1908)自序,称“观今所仿行东西各政,……无一不在是书(指《周官》一书)中。爰逐条对举,以见我中国圣人,早具先见之明,为先路之导。”

  • 尚书考异

    五卷。明梅鷟(详见《古易考原》)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自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系

  • 朱子文语纂编

    十四卷。末著编辑者名氏。此书取朱熹文集及《朱子语类》进行编纂,以类相从,不分门目,前后亦无序跋,可能为草创未完之本。(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 诗归

    五十一卷。明钟惺、谭元春同编。钟惺(1574-1629)字伯敬,号退谷。竟陵(湖北天门)人。竟陵派领袖人物。著有《诗经图史合考》等。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亦为竟陵人。钟惺友。著有

  • 易学辨惑

    一卷。邵伯温(1057-1134)撰。邵伯温,字子文,邵雍之子,北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著名理学家。邵雍创先天说,但传者甚少。郑夬自称得其法,沈括将此事记入《梦溪笔谈》。邵伯温认为郑夬《易》说低劣,

  • 春秋道统

    二卷。不著撰人。卷首有乾道八年(1172)晋江傅伯成序,称为刘绚所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载刘绚《春秋传》十二卷,“所解明正简切”,而此本只钞撮《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国语》及略采

  • 春秋穀梁传音训

    不分卷。清杨国祯(详见《易经音训》)撰。杨国桢鉴于群经烦多,初学者已难以遍读,再加上各家注疏,更使学者望洋兴叹,于是对各经略加音训,作为初学者课读之本。此书是他所作《十一经音训》中的一种。分为上下二册

  • 余德甫集

    十四卷。明余曰德(1514-1583)撰。余曰德,初名应举,字德甫,江西南昌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与魏裳、汪道昆、张佳允、张九一为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