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

夏小正

①四卷。清周梦龄(生卒年不详)辑注。周梦龄,字蕖庄,湖北黄陂(今湖北黄陂县北)人,乾隆间诸生。是书以宋傅崧卿《夏小正》注本为主,采诸家之说以补其讹阙,也分为春、夏、秋、冬四卷。所不同的是,其书经传分条录记,经则抬格写,传则低格写;所取训诂即随文夹注,不仅解释音义,且于各家传本,时亦著其异同。是书注语虽过于简略,精义不多,但能抓住大概,使人易于领会。惟其既为辑注,则应将所录之注的出处全都列出,方称允当,而是书或记或不记,条例不一,则旧说新见无法剖别。案《夏小正》一书传写多误,有赖于作者订正。诸家辨证,大都附记自见,未敢轻移正文,而周氏逞其私臆,于经传多所窜改。如“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与“斗柄悬在下则旦”,原书错落以记,是书并书之;又改十月星候为“初昏织女在北乡,南门见则旦”,也并列而书。周氏谓徐圃臣精于星度,故所论诸星悉依其解,检徐氏之书,固如是说,然未擅改经文。是书有秘书二十八种本。②一卷。清程际盛(生卒年不详)撰。程际盛,原名炎,字焕若,号东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进士,所著书刊为《稻香楼八种》。不闻有《夏小正》注,诸家目录也没著录是书。是书所注,大多集录前人之说,无所发明,且很简陋。注中有“曾按”者,不知为何人,似此书不出于程氏一人之手。程氏全集中未录此书,此书或为家塾读本,今据《稻香楼八种》本录。

猜你喜欢

  • 味经斋遗书十五种

    四十一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十五年(1745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迁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为官清廉。乾隆二十一年(17

  • 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

    见《杨家府演义》。

  • 律吕新书分注图纂

    十三卷。明许珍(生卒年不详)撰。许珍字时聘,号静庵,天长(今属安徽)人。该书卷首有叶良佩的序言。是书认为蔡元定的《律吕新书》分前后二卷,前为《律吕本原》,后为《证辨》,前后隔绝,不便于初学者,于是以后

  • 毗陵人品记

    四卷。明叶夔(生卒不详)撰,叶夔子叶金及同邑人毛宪续成。叶夔,明中叶人,详见《毗陵忠义祠录》条;叶金,字诚斋,刻《毗陵人品记》时官绍兴府通判,其他不详;毛宪,详见《毗陵正学编》条。《毗陵人品记》记毗陵

  • 礼记沈氏义疏

    一卷。后周沈重(详见《毛诗义疏》条)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所辑音多于义,与《诗疏》同。可能其音多为《释文》称引,其义则为《孔疏》删削的原故。沈重于《诗·燕燕》篇,有“协句”之说。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云

  • 释草小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氏生平见“果蠃转语记”。是书专释草名,全书十四篇文章。每释一种草本植物,必据《尔雅》、《说文》、《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考辨异名,分析异同,探究源流,论定是非。所言尚颇取证于

  • 万年统纪

    十二卷。不著撰者姓名。但书中所引明代诸书,皆称“皇明”二字。可见为明人所撰无疑。首纪历代帝王,不以时代为序,而以年数列先后。由初生至四万五千六百岁止为第一卷。次纪孔子诞生至七十二岁止为第二卷。以下载历

  • 白云居米帖

    十二卷。清姚士斌(生卒年不详)刻前八卷,其孙姚学经(生卒年不详)续刻后四卷。姚士斌,字式峰;姚学经,字东樵。皆旌德(今属安徽)人。姚士斌之父姚继韬曾购得米芾大小行楷书迹共八种,打算刻石,但不幸早逝。姚

  • 奇字韵

    五卷。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时充经筵讲官,后因力谏而谪戍云南永昌。谪居多暇,博览群书,好学穷理,记诵之广,著

  • 罗洋诗草

    一卷。清郭焌(1714-1755)撰。事迹见《罗洋文集》条。此诗集中有五言古体三十首、七言古体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九十七首、七言律诗九十五首、五言绝句二十三首、七言绝句九十二首、六言绝句六首、四言绝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