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竹县志

大竹县志

①四十卷,清翟修,王怀孟纂,蔡以修续修,刘汉昭续纂。蔡以修,曾任大竹县知县。刘汉昭,举人。《大竹县志》道光二年(1822)刻本。全书共四十卷,分为:卷一至卷十,星野、图考、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户口、水利、城池。卷十一至卷二十,关隘、津梁、古迹、公署、学校、祀典、祠庙、寺观、风俗、屯田、边防。卷二十一至卷三十,驿传、铺递、土司、武功、屯练、盐法、茶法、钱法、木政、权政、蠲政、职官、选举、封荫、政绩、人物。卷三十一至卷四十,列女、隐逸、流寓、仙释、方技、古帝王陵墓、僭窃、艺文、典籍、金石、祥异、杂识、外纪。此志中载有屯田、土司、屯练、钱法、木政、权政、方技、僭窃、典籍、杂识、外纪,皆无其文而存其目。盖嘉庆间重修通志时,县令翟瑔编辑以应省局采择者,故其编纂次第,悉遵省颁条例,虽邑所无,亦敬谨列目。兹编乃据翟本删繁补缺,故依其体例,各目依旧。此志人物以下,经人涂改,朱墨淋漓,改削甚多,实能正其疵谬,疑为辑新志者所改定也。② 十六卷,民国郑国翰修,陈步武纂。郑国翰,邓县人,曾知县事。陈步武,邑人,举人。《大竹县志》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共十六卷,分为十六门。依次为舆地、建置、祠祀、赋税、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风俗、慈善、物产、实业、艺文、祥异、杂识。此志祠祀门下列族祀目,盖记私家宗庙。各注明处所,并系以籍贯,达一百六十处之多。此志记载详实客观,不固执己见。惟慈善似可附诸人物,无需另列专门。

猜你喜欢

  • 一合相

    莱泾居士填词。莱泾居士,生平不详。此剧本前题有“莱泾居士填词”“蒋山蕉者评点”字样。考王国维《曲录》载邱园作《一合相》本,明沈自晋《南词新谱》所录征引曲目《清笠阁渔翁评曲目》,都有沈君谟作《一合相》;

  • 魏石经考

    ① 二卷(广仓学宭丛书本)。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早年研究西方哲学,后又攻治经史,潜心古文字研究,故能集

  • 周易黄氏注

    一卷。辑佚书,晋黄颖撰,清马国翰辑。据《经典释文》,黄颖南海(今广东)人,曾任广州儒林从事,著有《周易注》凡十卷。《隋书·经籍志》载,其《易》注为四卷,注称梁时有十卷,已残缺。《唐书·艺文志》作十卷。

  • 飞燕外传

    一卷。旧本题汉伶元(玄)撰,生卒年不详。伶元(玄)字子于,潞水(今山西长治)人。《顾氏文房小说》本有自序,称与杨雄同时,历官至淮南相、河东都尉。此书不见于唐人所撰书目,始见于人宋人著录,故历代学者考证

  • 孙氏成败志

    见《成败志》。

  • 存性编

    二卷。清颜元(1635-1704)撰。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博野(今属河北)人。幼年其父被掠到关外。八岁师事僧人吴持明,习骑射及兵法,拒绝学时文。他涉猎群书,怀疑宋儒。康熙二十三年(1684)

  • 质疑录

    一卷。明张介宾(详见《类经》)撰。此书成于明天启四年(1624),为张氏晚年之作,旨在纠正前人之偏执谬误。作者主张偏于温补,故重在正刘完素、张元素、朱震亨诸家偏于寒凉攻伐之失。书中之论凡四十余条,刻析

  • 坦斋文集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

  • 宝应名胜纪略

    二卷。清刘中柱撰。宝应旧志久佚,吴志作于明万历间。其后流寇不断,天灾频频,名胜古迹,付之荒烟蔓草。刘中柱自负才藻,通敏好学,纪略文隽异,多新语、其自序中称:著书立说,皆古人不得志时所为,晨昏风雨,独坐

  • 癸巳论语解

    十卷,宋张栻(1133-118)撰。张栻字敬夬,又字乐斋,号南轩,南宋理学家,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是“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发端人物。既以“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