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礼管释

学礼管释

十八卷。清夏炘(?-1870)撰。夏炘,字心伯,安徽当涂县(今安徽当涂)人。为婺源教谕十八年,刊发《小学近思录》,示学者入德之门;咸丰初年倡办团练;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延入幕,后擢升颖州府教授;其为学兼综汉、宋,长于《诗》、《礼》,著有此书及《檀弓辨诬》,《述朱质疑》、《三纲述服述义》等。此书卷一自“《大戴礼》天子拟焉”至“释妇人称字”,卷二自“释禘一”至“释牲体左右胖升载分合下”,卷三为“释沟洫井田异制”,卷四自“释三公”至“释大祝九祭”,卷五自“释丧服义例”至“释冬夏致日春秋祭月”,卷九自“释礼玉祀玉”至“释燕礼大射仪主人”,卷十自“释君服”至“释鸾和”,卷十一自“释社稷同坛”至“释九族”,卷十二自“释周礼时月”至“释三代皆授田百亩”,卷十三自“释祭有不立尸者”至“释庙主制度”,卷十四自“释别不为祖”至“释斋”,卷十五自“释衰”至“释三大祭之乐缺商”,卷十七自“释三年之丧”至“释小功章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卷十八为“释乡饮酒义”。按此书引证颇多,发明也多,但既不按三礼及《大戴记》分编,又不按吉、凶、军、宾、嘉依类排列,实近于读书笔记。清《国史·儒林传》称夏炘于义理训诂名物制度《说文》小学,皆能博考精研,涂造自得。详察是书,似于天文历法乐律舆地也有研究,如释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等三则,释五物三大祭之乐等,释五岳三江等,皆可为证,又如于释禘谓非祭天,举二十五证,可称博洽,丧服辨析其制,更为精微。是书既推扬郑君,然所注亦非采一家,兼综汉宋,于斯可见。末卷之释乡饮酒义,尤堪称其得意之作,以为孝悌立,则王道易行,有通经致用之意,非仅以讲驳难,工训诂为能事,此为治经家所宜注意者也。此书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双砚居词话

    一卷。清邓廷桢(1775-1846)撰。邓廷桢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官至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与林则徐一起禁烟,共同抗击英军,颇著声名。邓廷桢博通文字音韵,工于诗词,

  • 台湾野记

    即《台湾外纪》。

  • 周易本义正解

    二十二卷。清丁鼎时、吴瑞麟撰。丁氏字九畴,号柯亭,丹阳(今安徽当涂)人,廪贡生,著有《新硎骊珠集》等。吴氏字南驺,亦为丹阳人,诸生。此书由吴瑞麟自序,经考证系由吴氏一人所著,因其兼采丁氏之说,所以题丁

  • 五代残唐

    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 存人编

    四卷。清初颜元(1635-1704)撰。此书是作者《四存编》之四。《存人编》前二卷又称《唤迷途》,是以较为浅近的语言劝谕僧尼、道士归俗及戒儒者谈禅、戒愚民尊奉佛教等“邪教”;第三卷为“明太祖释迦佛赞解

  • 字略正讹

    不分卷。清王茂松(其生平著述不详撰。王氏为贵州人。此乃为诸生编撰的正字体正字音之书。所收有:伍泽梁《六书大义》、许汉昭《字体诀》、《字典辨似》、《字体正讹》、《帖字》、《俗音正误》(一曰平误读仄,二曰

  • 黔阳县志

    六十卷。首一卷,清陈鸿作纂修,杨大诵纂。陈鸿作,贵筑人,曾任黔阳县知县。黔阳置县自汉始,县志创自南宋县令饶敏学。元、明两代亦有续修,然皆佚而无传。迄清首修于康熙知县张扶翼,再修于雍正知县王光电,三修于

  • 事类赋

    三十卷。初名《一字题赋》。北宋吴淑(947-1002)编撰。吴淑,字正仪。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纯静俊爽,思维敏捷,并善书法。初仕南唐为内史。归宋后,以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与修《太平御览》、《太

  • 菉竹堂稿

    八卷。明叶盛(1420-1474)撰。叶盛,字与中,昆山(今属江苏)人。正统十年(144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水东日记》、《开封纪行稿》、《叶文庄奏议》等。此稿系叶盛自订编成之本。凡八卷,诗

  • 古观室诗集

    五卷。吴士萱(1870-1932)撰。吴士萱字梦舟,号荫云,湖南长沙人。清光绪间诸生。士萱少以骈文驰名,偶尔赋诗。因有人曰“其诗不工”,士萱感奋,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由是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