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庆府志

安庆府志

十八卷。清姚琅等修,陈焯等纂。姚琅,号书岑,浙江石门人。清顺治九年(1652)拔贡,官至礼部祠祭司主事员外郎、兵部职方郎中,康熙九年(1670)升任安庆知府,十三年去官。陈焯,字默公,号越楼,安徽桐城人。顺治九年进士,官兵部主事。陈氏少有文才,工诗文,善真草,著有《涤岑诗文集》,选刻《古今赋会》、《宋元诗会》诸书行世,学者称其文杰先生。安庆在唐虞三代,隶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皖国,又为舒、桐二国地,秦属九江郡,汉初属淮南王国,文帝以后属庐江郡,三国初属魏,后属吴,晋仍属庐江,分置晋熙,南朝因之,隋改同安郡,唐改舒州,五代属南唐,宋属淮南路,元初升安庆府,至元十四年,改为安庆路,明初改宁江府后复名安庆府,清因之,属江南,时修此志时尚未析江南为安徽。安庆旧志,据此志凡例云,修于明者为旧志,修于清顺治年间者为初志,此志为继顺治志之后而修。据靳辅序云:“皖都姚守司志事,既延宿彦论次之,勒成一书,乃以病废乞归,剞劂中阻,刘守汉踵其成”。此志共十八卷,卷一为图考、疆域、星野;卷二为沿革表、职官表;卷三为山川、风俗;卷四为户口、田赋;卷五为物产、城池、公署;卷六为学校、祠祀;卷七为选举;卷八为津梁、乡镇、古迹、寺观;卷九名宦;卷十至十一为人物;卷十二为列女;卷十三为流寓、仙释、方伎;第十四为祥异、兵氛、恤政;卷十五至十七艺文;卷十八杂记。此志分类颇称完备,内容搜辑,亦称丰富。其于舆地沿革,先列沿革表,后附沿革总记,较之惟重列表者更胜一筹,又以旧志所载帝王、后妃、封建移入杂记,亦称有见。其风俗、农政、军储诸事,皆纤细必录,是于国计民生尤知致意。在清初方志中,此志可称佳作。有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抄本。

猜你喜欢

  • 瞻衮堂文集

    十卷。清袁钧(约为乾隆间人)撰。袁钧字秉园,号陶轩,一号西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袁钧生有异禀,七岁能诗,其诗被秀水郑虎文所赞赏,后收为徒。二十补县学生员,三十五试擢高等食廪饩,旋受知于学使仪征阮元

  • 左传古本分年考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春秋》经与《左传》原本各自为书,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将经传合而为一,分《左传》之文于经文之下。而《左传》之文本来就不是每年各一篇,往往一篇中有几件事,一

  • 论语古训

    十卷。清陈鳣(1753-1817)撰。鳣字仲鱼,浙江海宁人。著有《经籍跋文》一卷、《对策》六卷、《续唐书》七十卷、《六艺论》一卷、《说文正义》二十卷、《说文声系》十五卷。是书卷首有阮元作的序,还有鳣的

  • 来复堂集

    二十五卷。明曾维纶(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曾维纶字惇吾,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嘉兴府同知。著有《来复堂集》。此集二十五卷,前有万历十五年(1587年)黄洪宪序,称

  • 农书

    ①三卷。附蚕书一卷。《农书》,宋陈旉(1075——?)撰。陈旉,江苏人。陈旉博学多才,不肯为官,大约生活于北宋、南宋之间。洪兴祖为《农书》所作序中称,“西山陈居士,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

  • 礼论难

    一卷。晋范宣(详见《礼记音》)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杂论礼意,或推阐古义,或斟酌时制,颇能自申其说,间或失之迂曲。如以《书》谅暗注凶庐为“即葬后柱楣之义,可见郑用大传之是,杜解心丧之非,段畅虽历引《春秋

  • 蔡传正讹

    六卷。清左眉撰。左眉字良与,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根据篇中“沱水下胡朏明复告余曰”一语,知左眉与胡渭同时。本书名为《蔡传正讹》,顾名思义,知其实攻蔡传之书。然而蔡沈之《书集传》虽有讹误之处,也未始没

  • 百子图

    二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二十五出,分上下二卷。晋尚书左仆射邓攸清正廉明,行孝施义,却无子嗣。作者撰《百子图》,尽翻其事,以劝人行义。其情节大略是:邓攸从石勒营中逃出,挑着儿子和侄子避难。想到难于两

  • 苏评孟子

    二卷。旧题宋苏洵(1009-1066)评。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纂建隆以来礼书,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

  • 枣阳县志

    ①二十四卷。清甘定遇纂修。甘定遇,字见龙,一字跃津,江西奉新人,官枣阳知县。县志可考者,宋淳熙中教授章颖始纂《春陵图经》,明正统中,盛祥复纂《春陵志》,清康熙初知县刘嗣煦又修县志。虽代有成书,现俱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