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家山图书

家山图书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父,刘得之于鲁斋许文正公。其书以《易》、《中庸》、《古大学》、《古小学》参列于图,而于修身之旨归纲领,条分极详。”曾家所藏旧本,久已不传,世无刊本。书虽散佚,唯《永乐大典》尚备载其原文。然而首列《古小学本旨图》,中多《曲礼》内则少仪之事。与钱曾所说:“以《易》、《中庸》、《古大学》、《古小学》参列于图”,体例稍异。原因是诸儒相传此书,互有增损,行世者非一本,然其旨归相同。此书是先图而后说,根据《礼经》,依类标题,词义明显。自入学至成人,序次为“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宾礼”、“乐”、“射”、“御”、“书”、“数”诸仪节,至详且备。如“冠礼”,书中有《三加冠图》,绘有初加缁布冠、缁布冠、皮弁、次皮弁、爵弁、次爵弁的式样,文中详说颜色、尺寸。又有《加冠之图》,绘有加冠仪式详图,标明各人所在的位置,文中详说仪式的程序。而《负剑辟咡之图》、《乡饮之图》等,尤足以补聂崇义所未及。朱子《小学》详于义理,此书则详明于名物度数。二书相辅而行,本末互资,内外兼贯,均为旧时训课童蒙书本。书中数十种图和文字解释,为研究中国古代礼俗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其版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雁山杂记

    一卷。明韩则愈撰。韩则愈字秋崖,河南鄢陵人。《雁山杂记》檀几丛书本,共一卷。兹篇谓雁山自宋代起逐渐扬名天下,其峰峦秀异,别具一种情态。然雁山土气薄,石皆骨立,开垟逼仄,故梵刹兴废不常,不能容众,或如灵

  • 新编诗义集说

    四卷。明孙鼎(生卒年不详)编著。孙鼎字宜铉,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永乐中领乡荐,任松江府教授。正统间,擢监察御史。提督南畿学政,与吉水刘靓、李中齐名,有吉水三先生之称。《新编诗义集说》简称《诗义集说

  • 古文原始

    一卷。清曹金籀(生平不详)撰。是书专取古文象形字(间用小篆)三百八十四字,每字载出自某书某器,分为天地、人、鸟兽鱼虫草木、宫室衣服舟车器用四大类依次排列,以“一”始而以“癸”终。《凡例》谓:“古人字少

  • 大宁县志

    八卷。清杜棠修,郭屏纂。杜棠字召亭,湖南巴陵县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任知县。十八年去任,二十二年(1842)重任知县。《大宁县志》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全书八

  • 新城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瓒修,张戬、袁干纂。张瓒,字容庵,山东武定人,康熙七年(1668)由举人升新城县知县。张瓒莅任后,查阅邑乘,见新城县志,自明万历四年温朝祚纂修以来,又近百年未经修辑。这期间,中经鼎革

  • 濂关三书

    无卷数。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该书取《太极图说》、《通书》、《西铭》三书,将朱熹之注列于前,采诸家之说附于后,亦时时参以己意。王植于宋五子书皆有注,因《皇极经世书》、《正蒙》二书注者较少,故王

  • 宁寿鉴古

    十六卷 清乾隆间官撰。此编为清代乾隆间编成,据宁寿宫写本影印。卷首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天子古稀”“宁寿官宝”等朱文印。全书凡十六卷,著录之器,以汉唐以前为断。卷一、二为鼎,收器八十二件,卷三、四五为

  • 声韵易知

    四卷。清庄瑶撰。瑶字琪园,山东莒县人。官河南河北道。自序言其官河朔日,按月课试书院,诸生长于试律者固多,而平仄错讹者纷如牛毛,亟思有以正之。然《广韵》、《韵会》、《韵略》诸书,其发明古音者,浅学难究其

  • 大冶县志

    九卷,清谢畬修,胡绳祖纂。谢畬,广东英德人,官大冶知县。胡绳祖,字畏思,本县人,举人,官江南潜山知县。县志始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县令张泉创修,宣德初年县令梁嵩续修,万历十二年(1584)县令吴

  • 外科全生集

    见《外科证治全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