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寒山帚谈

寒山帚谈

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有赵宦光(生平详见《说文长笺》)撰。此书本在《说文长笺》之中,后析出单行。其《说文长笺》穿凿附会,引据疏漏,尤为后世小学家所讥。但《寒山帚谈》一书则为书家所重,上卷共四篇,一为权衡,论十五种书。二为格调,论笔法结构。三为力学,论书法功力。四为临仿,续论书法功力。下卷也是四篇,一为用材,论笔墨纸砚及其使用之法。二为评鉴,论辨识之深浅。三为法书,论古帖,四为了义,论书家秘谛。《拾遗》一卷,是成书后所续,阐发未尽之意,每条之下注附原书某章某字。又《附录》一卷,为金石林、甲乙表及诸论。书名“谈帚”,以“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义。此书主要版本有:《说文长笺》附刊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白虎通义

    四卷。东汉班固(32-92)撰。班固是东汉杰出的史学家,曾著有《汉书》一百卷。《白虎通义》又名《白虎通》或《白虎通德论》。东汉初年,由于谶纬的发展,古文经学的兴起,政治思想及学术领域出现了极其复杂的矛

  • 周易二闾记

    三卷。亦称《重订周易二闾记》,清茹敦和撰。敦和字逊来,号三樵,浙江绍兴人,乾隆进士,官至德安厅同知。茹氏邃于经学,尤善于《易》,所著易学凡十一种,而以《周易二闾记》最精。此书玩辞考象,设为二人问答之语

  • 南唐近事

    一卷。宋郑文宝(详见《江表志》)撰。书前有自序,题太平兴国二年作,即未仕宋时所作。郑文宝于南唐灭亡以后,有志于国史,搜集旧闻,将有关朝政大事,编为《江表志》。其余丛谈琐事则编为此书。记五代后晋天福二年

  • 铜梁山人诗集

    二十五卷。清王汝壁(?-1806)撰。王汝壁,字镇元,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铜梁(今四川铜梁)人。中进士后分吏部学习,曾任员外郎、礼部郎中,吏部郎中,直隶顺德府知府,保定府知府等职。乾隆五十五

  • 测量法义等

    三卷。明徐光启撰。其中《测量法义》一卷,利用利玛窦所介绍的西方几何知识,阐明勾股测量的基本原理,并用设问形式,讲述陆地测量高度氏度的知识;又《测量异同》一卷,将中国古法九章勾股测量与利玛窦所介绍的新法

  • 莲华经石刻

    十四卷。明代董其昌(生卒年不详)书。原本为七卷,因每卷析为二,故称十四卷。大体书成于明万历廿七年(1599)至万历三十八年(1610),相距长达十二年之久。有经文近十万字,洋洋大观。但石之存佚不可知。

  • 诗声类

    十二卷。附《诗声分例》一卷,清孔广森撰。孔广森(1752——1786年)字众仲,又字约,号顨轩,曲阜(今山东曲阜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无意仕进,遂告归,三

  • 补梁疆域志

    四卷。清洪孙(1804——1859)撰。洪孙,字子龄,一字芝舲,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地理学家。少孤,刻苦自励,精研古代地理学,著有《战国地名备考》等书。是书鉴于东晋十六国以来,州郡县的所属更改频繁,

  • 西国名菜嘉花论

    二卷。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撰。英国有家专门培养植物种子的大厂塞敦公司,所生产各种花卉蔬菜种子均有其花、菜的图样。傅兰雅的《西国名菜嘉花论》即汇辑了这些花菜图样,各附详细说明而成的。他的撰写目的

  • 显学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政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