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腆纪传

小腆纪传

六十五卷。补遗 五卷。清徐鼒撰。徐鼒(?-1862),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御史、福宁知府等。徐鼒有经世致用之材,在太平天国兴起时,曾兴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他生平博览经史,著有《小腆纪年附考》、《读书杂释》、《未灰斋文集》等十数种。此书与《小腆纪年》为姊妹篇,以纪传体记载南明史事。徐氏生于道光之时,清朝文网渐弛,各家遗书渐渐流传于世,徐氏多方搜求,尽毕生精力撰成此书,史料极为完备,并详加考订,辨其真伪。此书徐氏生前未及定稿,其子承礼补订其书,篇目有所并合改订。原书有目而未及撰成或目所未及者,如益王、嘉兴王、方国安等人,承礼据南疆逸史五十六卷本等书撰成补遗五卷,刊刻于原书之后,使此书终成完帙。书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猜你喜欢

  • 俨山外纂

    见《俨山外纪》。

  • 平台纪略

    不分卷。清蓝鼎元撰。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通达治体。雍正年间官至广东普宁知县、广州知府。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爆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反清起义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郯城县志

    ①十卷。清张三俊修,冯可参纂。张三俊,三韩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郯城县知县。冯可参,福建邵武县人,康熙七年任郯城知县。考《郯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颜若愚,再修于此

  • 春秋夏正

    二卷 清胡天游(1696-1758)撰。天游本姓方,一名骙,字稚威,一字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雍正己酉(1729),副榜贡生,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辛未(1751)举经学。他认为,不知

  • 垒字编

    一卷。清汪汲(生卒年不详)撰。汪汲字葵田,著有《韵府纪字》、《事物会原》、《汇集经验方》、《乐府标原》、《宫调总论》等。是书专录垒体之字,依《康熙字典》分部,以笔画多少为序。惟所收之字专尚新奇,多不可

  • 春秋列传

    五卷。明刘节(生卒不详)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庚(今江西省大余县)人,明宠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春秋列传》取《春秋》内外传所记载的列国诸臣202人,按类别,分别为之作传,从“

  • 三山拙斋林先生尚书全解

    见《尚书全解》。

  • 周易通义

    六卷。明程观生撰。观生字仲孚,安徽歙县人。流寓嘉兴。崇祯中知天下将乱,便放弃诸生,以看地之术自谋其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详细记载过他的事迹。但《经义考》只载其《易内三图注》三卷,注释说已散佚,而不及

  • 寿宁县志

    八卷,清赵廷玑修,王锡卣纂。赵廷玑,字浚之,浙江山阴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寿宁县知县。王锡卣,寿宁县儒学教谕。考寿宁县志,创修于明景泰间。二修于嘉靖二十七年邑令张鹤年。三修于万历二十三年邑令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