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江顺怡(约1862年前后在世)撰。江顺怡字秋珊,自署愿为明镜室主人,安徽旌德人。顺怡尝撰《词学集成》,亦明于词之源流派别者。此集以流畅之笔,写抑郁之怀,然往往露而不蓄,意尽于辞。集中多追和饮水
二十卷。宋裴良甫(生卒年不详)撰。裴良甫生平乡里亦不详。据赵希弁《读书附志》记载:《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裴良甫师圣编杜甫、李白、高适、韩愈、柳宗元、孟郊、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师
四卷,首一卷,清陈吴萃等修,姚炳奎纂。陈吴萃,曾任邵阳县知县。姚炳奎,邑人,邵阳县候选教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朝廷令各直省府厅州县咸撰乡土志一书,意使人民由爱乡而知爱国。时陈吴萃任知县,奉命遵
三卷。清熊伯龙(1619-1670)撰。熊伯龙,字次侯,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自
无卷数。明来集之撰。此书每卦均大约举其要义,有所发明处不过数语,故取名为一得。其中颇有精当透彻之语,但支离破碎之处也不少。如释讼卦说,天开于子,水归于壑,见其始而不见其终,此天水讼之可以谋始而不可以成
一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
一卷。辑佚书,陈张讥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张讥字直言,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人,陈国子博士,东宫学士。其事见《南史》本传。其作《易》义疏,《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均作三十卷
一卷。清毛先舒撰。先舒(1620-1688)字稚黄,后改名騤,字驰黄,钱塘(今浙江余杭县)人。明诸生,入清不仕。先后从陈子龙、刘宗周学。工诗文、精韵学。尚著《韵学通指》、《韵白》、《韵学指归》、《唐韵
二十卷。明袁袠(1502-1547)撰。袁袠生平详见《世纬》。是集又称《袁永之集》,凡二十卷。其中,诗文各十卷。初为其嗣子袁尊尼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所刊。万历十二年(1584)衡王府重刊本,改题
十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0-1809),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更生。乾隆时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嘉庆初,命在上书房行走。以直言批评朝政,后被遣戍伊犁。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