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影宋刊巾箱本八经

影宋刊巾箱本八经

不分卷。不著编者姓名。据宋景定《建康志·书籍门》记载:唐孔颖达奉敕撰修之《五经正义》在宋代有官方刊刻的监本、福建刊刻的闽本、浙江婺州刊刻的婺本。浙江湖州陆氏曾获宋刊巾箱本,学者们断为婺本。巾箱,亦称巾笈,古时放置头巾或文件书卷等物的小箱子。巾箱本,小开本的古书,因其可置巾箱中,故名。系后世袖珍本之滥觞。陆氏藏本结体方峭,笔锋犀利,体现了宋代福建刻工的风格,定为闽本无疑。明靖江本的《五经正义》就是根据闽本所刻,明人翻刻时,基本保持了宋本特色,只是在书页上加刻了上栏。清康熙年间的《秦刻九经》也是根据此本所刻。《秦刻九经》,今存八经。其中《周易》二十二页、《尚书》二十八页、《毛诗》四十页、《礼记》九十三页、《周礼》五十五页、《孝经》三页、《论语》十六页、《孟子》三十四页。宋刊《九经》、《三传》仅有此散帙。每半页二十行,每行二十七字。版框左右双栏,书口为细黑线,版心下方刻有刻工姓名,一二三字不等。补刻的书版则标明“系刊换”,或“某某板”的字样。因避宋讳,书中贞、桓、慎、惇皆缺末笔,大字不缺。可见此本为宋宁宗以前刊刻。书为袁寒云所藏,当时藏书各家视此为罕见的传世秘本。近代刻书家,江苏武进陶湘于1926年将此本影印行世。从陶氏影宋本八经来看,书行极密,字细如发。原本下落不明。而今只能从陶氏武进本窥得宋代九经格式。《影宋刊巾箱本八经》目录:《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此书有民国丙寅(1926年)涉园陶氏影宋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海宁经籍志备考

    一卷。清吴骞(1733-1813)撰。吴骞笃嗜典籍,精通金石,籍浙江海宁,此为地方书目,前有嘉庆五年(1800)自序,后有周广业作跋。

  • 剪灯新话

    四卷,附录一卷。明瞿佑(1341-1427)撰。瞿佑一作“瞿祐”,字宗吉,别号存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文学家。洪武初年入仕,官国子助教。永乐间,官周王府右长史。一生著作甚富,有《乐府遗音》、《

  • 周易通解

    三卷。释义一卷。清卞斌(1778-1850)撰。卞斌,字叔均,号雅堂。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曾官至光禄寺少卿。乞归后主讲紫阳书院。一生著作颇丰。除此书外,有《尚书集解》三十卷

  • 周程张朱正脉

    无卷数。清代魏裔介(1616-1686)撰。此书首先辑录了周敦颐《太极图说》,其次辑录了张载的《西铭》、《东铭》,再次辑录了周汝登所辑的《程门微旨》,第四部分辑录了清代孙承泽所辑的《考正晚年定论》、《

  • 朱秋厓诗集

    四卷。清朱克生(1631-1679)撰。朱克生字周桢、一字念莪,号秋厓。宝应江苏扬州人。克生学问渊博,遍览群籍,但仕途不倡,不得已致力于诗骚。其诗有盛唐诗气象。其古文辞,如论史、论治河、论荐举等用世之

  • 德仁圃行述

    一卷。清英贵撰。英贵清中叶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所述为其父德元事迹。德元字仁圃,姓索绰罗氏,满州正白旗人。乾隆十八年(1753年)举人,官至内务府畅春园郎中。此书有嘉庆年间刊本。

  • 春秋传说辨正

    十二卷。不著撰人。该书不标时代,也无序跋。考序中所引历代诸家之说,其时代最晚的如戴震、孔广森、王引之、凌曙等多为嘉庆、道光间人。该书存传抄本,以《春秋》十二公顺序,每公一卷。书中不全录经传,有所辨正,

  • 讲周易疏论家义记

    残卷。卷数、作者不知。此书为旧抄本,仅存《释乾》、《释噬嗑》、《释贲》、《释咸》、《释恒》、《释遁》、《释睽》、《释蹇》、《释解》九卦。《释咸》条中题目“讲周易疏论家义记释咸第十”,因知书名。其释义分

  • 儒林传稿

    四卷。清阮元(详见《经籍纂诂》)撰。嘉庆十五年(1810年),元为侍讲,兼国史馆总纂,创编儒林传。他说:“两汉名教,得儒经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故理学经学一并同列。”该书自顺治至嘉庆之初,共四十

  • 伤寒论直解

    六卷。清张锡驹(生卒年不详)撰。张锡驹字令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张大章,欲著书而未成,命锡驹继承其志而著书。张氏从师于张卿子,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当时同郡张志聪、高世栻等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