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论正误

新论正误

一卷。清陈昌齐撰。(见《楚辞辨韵》)。刘子新论》一书。本杂集晚周两汉诸子而成,其书虽讹误百出,然可借他书以勘正。昌齐校书较多,所校精善的,有十分之九。《专学》篇,“笙滑之也”;《惜时》篇,“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各本“滑”误为“猾”,而“退不知”三字,尤讹错不可究诘,唯近印旧合字本,尚未错乱,昌齐所校正,与旧合字本相同,此可以见其精密矣。校语简质,虽不言其本,然可以推证。如“虚心触己,改心为舟,”则本于《庄子》。“自碎其掌改”“碎”为“焠”,则本于《荀子》。“其母呼敺敺喻吏”,衍一“敺”字,则本于《尹文子》。并非意必之言,盖与王念孙《读书杂志》繁征博引略有不同。唯《去情》篇,“身肤强饭,而蒙饱者不以为惠。”昌齐谓“肤”当作“虏”。考《淮南子》《缪称》篇“取庸而强饭之,莫之爱也。”刘子所本,则身肤当取庸之误,不得改“肤”为“虏”也。《风俗》篇,“是越之风好勇”,是越为楚越之误。本书《辩乐》篇,“楚越之俗好勇”,可为确证。昌齐改“是越”为“吴越”,则误矣。

猜你喜欢

  • 水云村泯稿

    三十八卷。元刘埙(1240-1319)撰。刘埙字起潜,号水云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元至大中为延平教授。著有《隐居通议》。埙才力雄放,尤长于四六。其文集旧有二本,一即此本。为明洪武年间其孙琰所手抄。多

  • 袖中锦

    一卷。宋太平老人撰。《四库全书·杂家类存目》谓,“旧本题宋太平老人撰,不著名氏。其书杂钞说部之文,漫无条理,命名亦不雅驯。盖书贾所依托。曹溶不考,误收入《学海类编》。”全面否定此书。今检其书,共记天下

  • 桓范要集

    见《世要论》。

  • 通易西游正旨

    见《西游记》。

  • 六书赋音义

    三卷。明张士佩(生卒年不详)撰。士佩字澽滨,韩城(今属陕西)人。嘉靖丙辰(1556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此书取《洪武正韵》所收诸字,按偏旁分为八十五部,每部皆访梁周兴嗣《千字文》作四言韵语连贯之

  • 读杜愚得

    十八卷。明单复撰。单复,字阳元,会稽(今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千顷堂书目》作嵊县人,洪武中为汉阳河泊官。又云一名复亨,举怀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传闻异词,未详孰是。是编前有宣德九年(1434)黄淮序

  • 江村销夏录

    三卷。清高士奇(生平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此书是高士奇告归平湖之日,以所见法书名画,考其源流,记其绢素长短广狭,后人题跋图记等,一一记载而成此书。其体例很象《铁网珊瑚》和《清河书画舫》,稍有不同的

  • 时病论

    八卷。清雷丰(1833-1888)撰。雷丰字少逸,衢州(今属浙江)人。其父雷逸仙学医于名医程芝田。曾集古人医书为《医博》四十卷,又自著《医约》四卷。雷氏承家学,勤奋博学,刻苦研究医学,长于温病、时症。

  • 饮膳正要

    三卷。元和斯辉撰。和斯辉,又作忽思慧,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延祐年间曾任饮膳太医,著有《饮膳正要》一书。是书主要记载和氏任饮膳太医期间,取进献给皇帝的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各家本草、名医方术和每天所用的粮

  • 五经说

    七卷。元熊朋来(生卒年不详)撰。朋来字舆可,学者称天慵先生,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除此书外,尚有《小学标注》、《天慵文集》等。此书亦称《熊先生经说》,包括《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