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象集解

易象集解

十卷。清黄守平著。黄守平字星阶,号茝田,山东即墨人,道光十八年(1838)岁贡。此书为象数派易学专著,以明易象为主。书中所引多为汉晋及清代各家之说,并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因此所引不免有不能悉符传义之处。同时对宋人图书之学亦抱有成见,认为“先天河洛,皆因易而作图,乃陈邵之易,非孔子之易;图中奇偶,乃揲蓍之法,非画卦之本”。因此书中不引宋人易说。卦象为周易本源,这是自古就有的论断,然而至宋代专崇说理,此论断被淹没。黄氏此书专门搜集周易卦象,以期洞明易本,是难能可贵的。有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猜你喜欢

  • 期不负斋全集

    二种,十四卷。清周家楣撰。周家楣字筱塘,江苏宜兴人。咸丰年间进士,曾官礼部主事,两任顺天府尹,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全集二种为《政书》九卷、《文集》五卷。《政书》记吏治邦交之事。光绪九年(1

  • 局方发挥

    一卷。元朱震亨(详见《格致余论》)撰。此书成于至元七年(1347),约一万字。朱氏鉴于宋代编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所载,均以成药治病,不论病源,只于各方下条列证候,立法简便,只记用于所患证候,各

  • 诗古音

    三卷。清杨峒撰。峒山东益都人。生平事迹不详。是编取《诗经》中入韵之字逐次标列,凡异读者注顾炎武、江永二家音于其下,时又参以己见补其未足。今只存稿本。

  • 下学堂札记

    三卷。清代熊赐履(1635-1709)撰。此书是作者重新修订其论著《闲道录》时,从自已平时札记中摘列与《闲道录》中观点相互关联的条目编辑而成,共计三百三十三条。全书宗旨是以攻击陆王学说为己任,称:“是

  • 青学斋诗存

    四卷。清汪之昌(1834-1892)撰。汪之昌字振民,江苏新阳(今江苏昆山)人。同治丁卯副贡。壮年绝意举业,以闭户读书、守先待后为职志,教迪后进,殷殷不倦。高德馨、章钰均出其门。后遂专研经义,以《说文

  • 郫县志

    ①四十四卷首一卷,清朱鼎臣修,盛大器等纂。朱鼎臣,桂林人,曾任郫县知县。郫县志创修于乾隆十六年(1751)县令李馨,兹编为续乾隆志而作。《郫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

  • 春秋偶记

    二卷。清汪德钺(详见《周易偶记》)撰。该书是作者所撰《七经偶记》中的一种。据汪德钺《四一居士文钞》卷五《读经偶记序》说,他自弱冠后就决志穷经,罢弃时文诗赋不习,偶有心得,随即札记,年久积多,诸经都有成

  • 保生碎事

    一卷。清汪淇(详见《周官禄田考》)撰。又名《保婴经验方》、《济阴慈幼外编》。汪淇字憺漪,又字右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汪氏善治妇、儿科。对明武之望所辑《济阴纲目》一书颇为推崇,于是对其笺释后予以重刊

  • 闲者轩帖考

    一卷。清孙承泽撰。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条。本书所收录,自兰亭而下至文征明之亭云馆帖,共38种。附录之帖,一一考其源流,品其次第。书成于顺治四年(1647)。传本入“四库存目”。

  • 饶州府志

    ①四十卷,首一卷,清王泽洪修,吴俊等纂。王泽洪,曲安人,康熙六年(1666)任饶州府知府。王泽洪莅任后,即问诸邑志,邑志未备;问郡志,郡志无存。乃博询旧闻,谘于饶州府中缙绅遗老,延吴俊等人总其事,以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