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权度量衡实验录

权度量衡实验录

不分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金石、文字学家。同治进士,官至湖南巡抚。著有《说文古籀补》、《字说》、《愙斋集古录》、《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等书。是书证“黄钟律琯为九寸,而不言其口径容黍之数”的舛误,又实际度量得出“琯为周之黄钟律琯无疑,为十二寸,以黑柜黍实之,适容千二百颗”的结论。书分三编,第一编用黄钟律尺比较周汉至近代的各种尺的长短,第二编用当时的秤比较各代量器的轻重,第三编以黑柜黍的多少比较各容器的大小。撰者以经眼古物,多方探求,互为印证,在古器物学的研究上开辟一新境界,其成果为后来学者大有裨益。是书有湖南初刻本,原稿本,罗振玉于民国初年自日本人何井荃处得到,校勘成编,亦成善本。

猜你喜欢

  • 山东运河备览

    十二卷。清陆耀撰。陆耀,字朗夫,一字青来,吴江(今苏州)人。自幼寒苦,承庭训,笃志于学。乾隆十七年(1752)举于京兆。十九年会试,明通考授内阁中书。后督运河堤工。复任藩司年余。巡抚湖南,详究运河诸务

  • 读书随笔

    ①二卷。清杨树椿撰。此书上卷是读《书集传》,下卷是读《钦定书经传说汇纂》。此书考证地理方面颇为详核,如此书称郦注“南历冈穴”即经文中逾字,自潜至沔有一逾,自沔至渭又一逾,经中只言一逾。由桓入潜,潜即西

  • 干子

    一卷。晋干宝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干宝新蔡(今河南)人,以博学召为著作郎。累官至散骑常侍。著《晋纪》二十卷,时称良史,原书失传。有《搜神记》二十卷,为魏晋《志怪小说》代表作,原书至宋佚传。今本

  • 大司空遗稿

    十卷。明陈绍儒(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绍儒,字师孔,南海(今广东佛山市郊)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陈绍儒工诗,音调谐美。著有《大司空遗稿》等。是集为诗文集,

  • 对类

    二十卷。不著撰人姓名。亦不详其成书的年代。共二十门。约为乡塾启蒙之本也。

  • 说文蠡笺

    十四卷。清潘奕隽(1740-1830)撰。奕隽字守愚,号榕皋,又号水云漫士,吴县(今属江苏)人。乾隆己丑(1769)进士,官内阁中书,户部郎中,工部主事。工行楷篆隶,善画山水,著作尚有《三松堂文集》等

  • 医方汇编

    四卷。英国伟忽塔(生卒年不详)撰,英国梅滕更(详见《西医产科心法》)、慈溪刘廷桢(生卒年不详)同译。此书卷首载目录及中西权量表,又标汉文病症目录,下注页数,以便于检阅。卷一至卷四包括三十一门,分别载心

  • 唐诗画谱

    五卷。明黄凤池撰。黄凤池只知是徽州(今安徽西南一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刊于天启年间。书中取唐人五、六、七言绝句各五十首,绘成图谱,把原诗配于左方。此共三卷。后二卷为花鸟谱,只有画而无诗,乃是黄

  • 慈卫室诗草

    一卷。《粤行集》一卷。《讱庵诗稿》一卷。《非庵诗稿》一卷。谭延闿(1876-1930)撰。谭延闿,湖南茶陵人,字组安,光绪进士,散馆授编修。1912年入国民党,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此诗集四卷,皆谭延闿随

  • 公羊穀梁春秋合编附注疏纂

    十二卷。明朱泰贞(详见《礼记意评》)撰。泰贞通《礼》经及《春秋》。该书前附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序》及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作者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对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各有所阐发,如果能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