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李群玉集

李群玉集

三卷。《后集》五卷。唐李群玉(约847前后在世)撰。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属湖南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喜工书法,尤以吟咏自适。著有《李群玉集》,其诗笔遒丽,文体丰妍,《黄陵庙诗》、《引水行》、《书院二小松》等都是传诵之作。段成式、卢肇、方干、杜牧等都是他的诗友。《唐才子传》称“其格调清越、而多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制。”晚唐张为作《诗人主客图》,以李群玉为“博解宏拔”派上入室诗人。《李群玉集》,为唐诗别集。此集首载李群玉《进诗表》及令狐绹荐状,郑处约所行制词。此集收诸体诗共三百首。考刘禹锡作柳宗元集序,今本三卷,已与表不相合。又表称三百首,而今本正集仅一百三十五首,外集也仅有一百一十三首。加一起不足三百首。《新唐书·艺文志》载《李群玉诗》三卷,后集五卷,《郡斋诗书志》作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三卷,后无集。现存宋版为南宋书棚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前集分上、中、下三卷,后集五卷。明人有叶奕抄本,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本,明万历四十年(1612)黄逵刻本,还有张燮影写宋本等。今人羊春秋有辑注本《李群玉诗集》,岳麓书社1987年出版。

猜你喜欢

  • 论语李氏集注

    二卷。晋李充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充字弘度,江夏郢(今湖北安陆)人。晋目录学家、文学家。曾任大著作郎,因典籍混乱,加以整理,撰《四部书目》(即《晋元帝书目》)著录图书三千余卷。在荀勖分类的基础上分经、

  • 南岳总胜集

    三卷。宋陈田夫撰。陈田夫,字耕叟,自署曰隆兴改元重九日九真洞老圃庵苍野子,人称阆中道人。《南岳总胜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刊长沙叶氏《两环丛书》本,共三卷。上卷首峰峦灵迹,次岳祠,次历代帝王传

  •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

    各一卷。迦梵达摩(生卒年不详)译。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所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为《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大悲陀罗尼经》。经中神咒,名号种种。依本

  • 日涉编

    十二卷。陈堦撰。陈堦,字升也,应城(今属湖北省)人。该书采录与时令相关的故实、诗歌,按时令编次。每月一卷,先叙月令、节候,再以三十日依次叙列,故实居前,诗歌继后。书前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巩昌知

  • 古今事物原始

    三十卷。明徐炬(生卒年不详)撰。徐炬著有《酒谱》。本书仿《事物纪原》之体例,稍加补益而成。其内容甚为芜杂。其中制度,器数等尚可以考其渊源,然而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皆与天地俱生岂能究其原始。

  • 资治通鉴补正略

    三卷。清张敦仁(详见《通鉴刊本识误》)撰。分上、中、下三卷。严衍撰《资治通鉴补正》二百九十四卷,张敦仁于嘉庆间读其书,以其卷帙繁巨,刊刻不易,乃携赴云南任所,弃衍书所补分注,取其补正《通鉴》原文者,逐

  • 西斋三种

    七卷。清博明(生卒年不详)撰。博明本姓博济吉特,字希析,蒙古人。乾隆年间进士,授编修,后官兵部郎中。曾预修《续文献通考》。三种为《西斋诗辑遗》三卷、《西斋偶得》三卷、《凤城琐录》一卷。《西斋诗辑遗》为

  • 陈书

    三十六卷。姚思廉、姚察(均见前篇)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撰梁、陈二史,魏徵总领其事。他是根据其父旧书稿,又采择史著撰成。陈朝是南朝的一个小朝廷,统治仅三十三年历史,全书只三十六卷,是《二十四史

  • 敬和堂藏帖

    四卷。清李鹤年辑。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人。在光绪间为河道总督时刻此帖于开封官署。此帖收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王铎书各一卷。摹刻者为江西黄履中,字垣园,幼时家贫,牧牛于携刀入山中,就石上镌字,久之锻

  • 益都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陈食花修,钟谔等纂。陈食花,圭海人,贡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益都知县。钟谔,邑人。时正值全国郡邑普修地方志,以备《一统志》采择。按《益都县志》,创修于明洪武、天顺间,再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