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九卷。明马莳(生卒年不详)撰。马莳字元台或玄台,又字仲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职太医院。善针灸,对《内经》颇有研究。著有《素问灵枢合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等书。此书又名《黄帝内经素问注证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祖孙四代都以《左传》名家。刘师培认为《左氏春秋》成于先秦,是传经之作,否定刘歆伪作说。只不过《春秋》经与《左氏传》原来都是两书单行,不相比附,自从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发凡起例
二十卷。清张鸣珂(1829-1909)撰。张鸣珂,字公束,又字玉珊,浙江嘉兴人。曾以县令需次江右,官至中丞。家世清门,妙年力学,又得韵甫黄氏为师。于省垣书局任职二十余年。著有《艺谈琐录》等。是编诗八卷
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录一卷。清杨浚撰。浚字雪沧,别号观頮道人,福建侯官人,尚著《冠悔堂金石题跋》。是编卷首有光绪戊寅(1878年)、己卯(1879年)龚显曾、陈棨仁序及杨氏自序,并凡例十一则。
四卷。清范缵(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范缵,字武公,号笏溪。娄县(今江苏昆山)人。其长堪舆学,亦工于诗。又善画山水。博学强记,晚年号鸡巢老人。是集收诗不多,但亦有一定品味。纵观是集,其诗源出晚唐,又
八卷。近人高步瀛(1872-1940)撰。高步瀛字阆仙,河北霸县人。清末举人。1901年任畿辅大学堂教习,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教习。赴日留学,归国后任图书局编纂,补学部主事。民国后历任教育部金事、编审处主
一卷。清徐昭华(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徐昭华,字亦为昭华,另一说字伊璧,号兰痴,浙江上虞人,生卒年均不详。嫁骆加采为妻。工楷隶,善丹青。其父徐咸清与毛奇龄友善,奇龄暮年家居,徐昭华从其学诗,称女弟
清项大德(约1692-1735)撰。项大德字立上,汉阳(今湖北省汉阳)人。大德割股疗母,不愈,因哀而卒,是集有赋二十七首,词四十一首。今观其集,词赋皆平衍,无甚特色。盖其功候未深,骨格未能成就所致。有
七十六卷,首一卷。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等纂。徐景熹,字朴斋,钱塘(今杭州)人,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乾隆十四年(1749)任福州府知府。鲁曾煜,会稽(今绍兴县)人,翰林院庶吉士。考福郡,郡志自东晋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