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湖北通志

湖北通志

①一百卷,首五卷,清吴熊光等修。吴熊光,安徽休宁人,官湖广总督。乾隆五十五年(1790),总督毕沅等延章学诚纂《湖北通志》,未及刊布。吴熊光复奏修之,书久未成,遂分遣幕友编辑,嘉庆九年(1804)成书,是湖北分修通志之始。嘉庆九年刻印,志首圣制,分十四类,为疆域、建置、政典、藩封、古迹、寺观、祥异、职官表、选举表、名宦、人物、艺文、金石、杂记,子目五十二。此志大体参用雍正旧志,雍正志系据康熙志附益,其目或增或并,总为三十三门,附见者十三门。是志以纲挈目,旧志各门,分括于总纲之内。乾隆之后,名流辈出,志体整齐划一,远过于康熙之时。故此志编次,大致相类,其中风俗物产,附于政典,祠庙陵墓,不入古迹。古迹之外,又专立寺观。其体例不无可议,新增仅金石一门,是当时修志之流派。唯此一省之通志,卷端无序例,其率尔成篇,可以概见。此志取材,不出于《一统志》各书,篇中舛讹,重复不一而足,故议者谓其率陋,不称佳构。皆因当时既不用章学诚原稿,编纂又不得其人。其修志职名纂修首署陈诗,陈诗原任工部虞衡司额外主事,蕲州知名士,实非陈诗手订,而借重其名。陈诗以此志非己撰,别成《湖北方域志》九十九卷,未刊行。此书有清嘉庆九年(1804)刻本。② 一百七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调元、刘承恩修、张仲炘、杨承禧撰。张仲炘,字次珊,江夏(今湖北武昌市)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通政司参议。杨承禧,字致存,江夏(今武汉)人,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官四川候补道。《湖北通志》自嘉庆九年(1804)成书后,兵燹频仍,光绪初巡抚彭祖贤,据武昌柯逢时修志之议,设局续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稿略成,共二百余卷。嗣后总督张之洞续之,因卒未竟。宣统三年(1910),柯逢时复主刊刻志稿。张仲炘正监督存古学堂兼领其事,因辛亥革命中止。民国四年(1915),张仲炘等始搜据旧稿类辑,十年(1921)刻书。此志续嘉庆《湖北通志》而作,共三经其稿。书虽成于民国十年,事迹止于宣统三年,其后事实,概不登载。书分十志,为舆地、建置、经政、学校、武备、祥异、艺文、金石、职官、人物,及杂记,子目五十七。本志大体参用嘉庆旧志,仍以纲挈目。嘉庆志疆域门,此志作舆地门。其藩封不列专类,古迹寺观附入舆地。学校、武备,也系经政之一。此志于经政之外,又于此二者各立专志。祥异为旧志所有,其后学术日新,既有杂记,当以附入。经政志中特创新政一门,艺文志中分列存目一项,凡此种种,皆其义例当商榷者。此书修历三次,编纂者数十人,发帑数十钜万金,延至民国成书,不能毕究义例,贯串事实。原有稿本,笔者如钱桂笙、姚晋圻、杨守敬等,皆一时绩学之士,故其搜采甚详,张仲炘等依类排比,增益其未备。民国以来,各省皆设局修志,而湖北独先告成。是书在近代地志中仍为难能之著。有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香东漫笔

    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大部分内容记述金石考证、诗词评论方面的内容,其它方面则记载了一些掌故、版本、名人轶事之类内容。作者所著笔记较多,此书可与作者的另外几本金石词话类书互相参证。书中所载的写本《白石

  • 素问玄机原病式

    一卷。金刘完素(约1120-1200)撰。医经类著作。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属河北)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年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 周晋琦遗著三种

    三卷。清周曾锦(生卒年不详。)撰。周曾锦字晋琦,号卧庐,江苏南通人。举人。二十籍于庠。旋以优行贡成均,试京兆不第。旋里以诗奕自娱。所造益邃。性简默,多深思。卒时年仅三十八。遗著三种。首《藏天室诗》,次

  • 读律佩觿

    八卷。清王明德(生卒年不详)撰。王明德,字金樵,高邮人。官至刑部陕西司郎中。《读律佩觿》成书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书中记载当时实行的清代律例,分类编辑,并分别进行阐释。附有《洗冤录》及《洗冤录补

  • 南雷文定

    十一卷,《文约》四卷。清黄宗羲(1610-1695)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江)人。明末以反对阉党闻名。清兵入关以后,积极投身抗清复明运动。曾在南明鲁王政权中任职。后来隐

  • 宝啬堂诗稿

    四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河上草》(辞目)。本集是张榕端在内阁学士任上所刊刻的,辑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至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之间所创作的诗歌,集前有任邱庞垲所作

  • 格物问答

    三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是编为《思古堂全集》十四种书之一。格,来也;物,犹事也,即善物之意。毛先舒服膺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程颐、朱熹等人的“知先行

  • 古今记林

    二十九卷。清汪士汉(生卒年不详)撰。汪士汉著有《秘书》二十一种。本书杂录正史以及百家之书,随笔摘录,编辑而成。全书分二十七类。作者自谓其义例有二:一纪淑慝以示劝戒,一搜瑰琦以资见闻。其资料似从类书中抄

  • 掖垣谏草

    五卷。张贞观撰。张贞观,明代沛县(今属江苏省)人,字恒诚,别号惺字。万历癸未(1583年)进士,累擢礼科都给事中。万历甲午(1594年),以清皇长子出阁进读,直言忤旨,罢职为民。有《掖垣谏草》。此书所

  • 青莲舫琴雅

    四卷。明林有麟编。林有麟字仁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人。为太仆寺少卿林景阳之子。官至龙安府知府。此书无论古琴制度、名称、典故、赋咏等全都收录,只是不录琴谱。可见此书本是隶事之书,而不是审音之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