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然后知斋四书五经答问

二十卷。清梅冲(生卒年不详)撰。梅冲字抱村,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梅谷成之孙。嘉庆举人。梅冲少承庭训,粗闻先人结论,未能竟学。后从李云门游,稍得门径。除本书外,尚著有《庄子本义》二卷、《勾股浅术》一卷。本书以答问体阐发经义,其体例为:卷一至卷十,《四书》;卷十一至十二,《易》;卷十三,《尚书》;卷十四至十五,《诗》;卷十六至十七,《春秋》;卷十八,《周礼》;卷十九至二十,《礼记》。梅冲为说,不拘泥于汉宋,或者独抒己见,或者全引旧解,或者摘录他书,如江永《乡党图考》、阎若璩《四书释地》、方苞《春秋通论》、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之类。对《礼》尤其熟悉,大凡《四书》中涉及礼制的地方,及说《周礼》、《礼记》三卷,都颇精洽。其考辨鲁未曾用天子之禘及周以文王为太祖、后稷为始祖两条,尤其见前人之所未见。其他地方新义也颇不少。如《四书》卷中,认为孔子已开“性善”宗旨,但同一“善”又清浊高下不齐,这就是所谓“性相近”。自从程子分义理之性、气质之性、强赘之性二字,而义理仍是义理,气质仍是气质,那么就无所谓性,也无所谓性善,更无所谓相近。又认为曾子以“忠恕”解“一贯”,用《大学》证之,一目了然:诚意以前,是忠;正心以后,是恕;尽己叫做忠,合致知诚意,而后才为尽己;平天下以絜矩,是恕。其他条也大多考辨有据,反驳有理,持论平允。书前有梅冲自序及胡克家序。有嘉庆二十一年承学堂刊本。

猜你喜欢

  • 柯椽集

    一卷。清周宣猷(约1736前后在世)撰。周宣猷字辰远。湖南长沙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浙江桐庐知县,有政声。迁盐运河运判,以事罢官。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南巡,献诗复原衔。著

  • 御注道德经

    二卷。清世祖福临(1638-1661)撰。福临,姓爱新觉罗,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代皇帝,年号顺治。1643-1661年在位。福临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济尔哈朗摄政。顺治元年(1664)入关,击败

  • 倦游楼经解

    一卷。清末谌百瑞撰。百瑞字立武,湖南溆浦县人,生卒年不详,诸生,曾问学于艾作模。艾作模有《留子国考》,信毛传郑笺而非议朱熹集传,仍不知“子国”、“子嗟”为谁的后裔,受邑在何王何世。谌百瑞则广征博考,确

  • 鹿樵纪闻

    三卷。原题娄东梅村野史撰。《鹿樵纪闻》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事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等节。卷上记福王、史可法、黄得功、高杰等事迹,及嘉定之屠、马阮始末等。卷中记唐王、鲁王、郑成功、张煌言、

  • 今文尚书说

    一卷。汉欧阳生撰,清王谟辑。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溪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官至建昌教授。仰慕郑樵、马端临之学,有志撰述,纂集《增订汉魏丛书》八十六种,《江右考古录》、《

  • 五代史肪截

    四卷,清张笃庆撰。其事迹见前条。《五代史肪截》一书摘取欧阳修的《五代史》之文,间附自己的评论,其写作体例与《班范肪截》略同,但在论述上似乎更加平淡,如论朱全忠(即朱温)、张全义赐名一事,则说:“可谓忠

  • 礼记异文笺

    一卷。清俞樾(详见《礼记郑读考》)撰。俞樾在自序中言明著作此书之意图及原因:“《仪礼》之有古今文也,胡氏承珙为作《仪礼古今文疏义》,《周礼》之有故书也,徐氏养源为作《周礼故书考》,辨别异同,有功经学。

  • 古字汇编

    一卷。清李棠馥(生卒年不详)撰。棠馥字汉清,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康熙时官兵部右侍郎,曾校刻《韵略易通》。是书汇录《篇海》、《字汇》等字书不常见之字,依《韵略》二十韵编次而成。然书中所谓古文,如“终”

  • 秘笈新书

    十三卷。别集三卷。明吴道南(生卒年不详)编。吴道南著有《河渠志》。本书自序以为本谢枋得未及付梓之书,为之增补。但所载皆职官故实,故标题有簪缨必用字。别集首卷为君道、二卷、三卷为类姓,割裂琐碎。多有挂漏

  •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