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熊学士诗文集

熊学士诗文集

三卷。清熊伯龙(1619-1670)撰。熊伯龙,字次侯,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自幼博学多才,记诵广泛,对西方算学、诗词、古文、八股等,均样样精通。著有《熊学士诗文集》。是集凡三卷。其诗与刘子壮齐名,并称“熊刘”,而古文更胜刘子壮一筹。其诗多写景抒情之作,亦有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纵横开阖,运笔自如,音节铿锵,气势宏大,徐世昌称其“有才气,有魄力,音响格调,犹承七子遗风”(《晚晴簃诗汇》),《重修晴川阁》为其代表作。反映现实的作品,文辞质朴,笔锋犀利,描绘真切,直抒胸臆,对统治者的倒行逆施予以一针见血的揭露,对平民百姓的苦难遭遇寄寓无限同情。《栾城感怀》为此类诗中佳作。只可惜是集三卷“刊版漫漶,篇叶倒乱,遂至于断烂不可读”。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周易系辞明氏注

    一卷。辑佚书,南齐明僧绍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明僧绍字承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人,宋元嘉中辟镇北府功曹,不就,隐于崂山,聚徒立学。齐高帝时为太傅,辟记室参军,不至;建元中征为正员

  • 翰墨选注

    十二卷。旧本题明屠隆(1542-1605)编。屠隆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浙江宁波)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著有《篇海类编》。此书皆历代尺牍。书内纂错百出,《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必为

  • 孔易

    七卷。清孙承泽撰。承泽字耳北,号退谷,北平(今北京)人。明代崇祯年间进士,曾官至吏部左侍郎。其著作有《庚子销夏记》、《尚书集解》、《孔易》等。此书认为学易者求解于三圣,不如向孔子求解。孔子于易无一字不

  • 周易变通解

    六卷。清万裕沄撰。万裕沄字澍辰,湖北黄冈人。曾官崇阳教谕。作者治易,主张“系辞变而通之以尽利,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引之存乎通。上下无常,惟变所适”,故名其书为“变通解”。全书宗汉人之说,认为邵子之先

  • 刘子威集

    七种,六十卷。明刘凤(详见《续吴先贤赞》)撰。子威为刘凤字。所收七种为《刘氏杂俎》、《玄应集》、《吴释传》、《吴郡考》、《燕语》、《文集》、《禅悦小草》。除所撰诗文集外,大都为辑录佚书之类,虽搜辑庞杂

  • 野庵文集

    十卷。明吴宣(约1470前后在世)撰。吴宣,字师尼,号野庵,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景泰四年(1453)举人,授左军督府经历,改中府,升镇远府知府。著有《野庵文集》。此集系其门人王君

  • 弦徽宣秘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作者有感于琴学失传,五调无全谱,故作《弦徽宣秘》一书。其谓宫为黄钟之体,变宫为黄钟之用。蕤宾一律乃黄钟之变徵,蕤宾之角即黄钟之变宫。六音出于变宫,诸器

  • 王延德使高昌记校注

    一卷。近代王国维撰。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1901年留学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识渊博,对中国史料学、古文字,韵学、戏曲均有研究,参与《浙江续通志稿》编纂,撰

  • 素园存稿

    十八卷。明方宏静(1516-1611)撰。方宏静,字定之,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

  • 周易郑康成注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辑。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先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今浙江宁波)。九岁能通“六经”,从王子文受学。曾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因贾似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