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析疑

礼记析疑

四十六卷。清方苞(1668-1749)撰。苞字凤九,号买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以《南山集》案入狱。后得赦,命入值南书房。雍正时,曾任一统志馆总裁,皇清文颖馆副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以散文著称于世,为桐城派创始人。所作散文多为经说及书序碑传之类。著有《仪礼析疑》、《方望溪文集》、《周官集注》等。是书以融汇旧说、辨诸家是非,断以己意而成。如《文王世子》,以大司成郡大司乐,辨《注疏》以《周官》大乐正为大同乐,师氏为大司成之非。在《郊特性》中断言、凡经传中言郊礼而有献荐者,皆为祭稷之事。其论至为明晰。又如论《丧服小记》“慈母与丧母不世祭”一条,以为“庶子之子立祢庙,则可以祭父之生母”;论“士不摄大夫,士摄大夫为宗子”一条,以为“大夫以公事书,而家人摄祭,则义当使亲子弟,虽无爵者可摄,无摄以宗子之义也”等,均有所见,可称礼家之一解。说解虽有武断之处,然无伤于宏旨,多有可取之处。是书亦有被当世以为不可训者,即为随意删削经文,其《父王世子》一篇所删尤甚。有《望溪全书》本、《抗希堂十六种》本,作四十八卷。

猜你喜欢

  • 刍荛集

    六卷。明周是修(1354-1402)撰。周是修,名德,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训导,擢周府奉祀正。逾年,从王北征至黑山,还迁纪善。建文元年(1399),改衡王纪善。因王未之藩,他也留

  • 尚书异字同声考

    一卷。清丁显纂。丁显字韵渔,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晚清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首有自序,又有后序。本书以段懋堂(玉裁)的《古文尚书撰异》为主,参以顾亭林(炎武)、江慎修(永)、戴东原(震)以及张

  • 观象居诗钞

    二卷。清陈兰瑞(1790?-?)撰。兰瑞字小石,祖籍江西新城。系陈用光之子。承家学,于经史古文皆殚鹜颛精,研思入眇。然其身体瘦弱多病,有喘哮症,冬春尤剧。顾眈吟不辍,投赠唱和之事,往来无虚日。兰瑞既殁

  • 两城集

    二十卷。明靳学颜(约1549前后在世)撰。靳学颜,字子愚,山东济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闲存集》等。据集前于若瀛序称,“其所著有《闲存集》、《两城集》、《荒

  • 义乌先哲遗书

    三种,五卷。民国黄侗编。黄侗字晓城,浙江义乌人。丛书收义乌乡贤遗著三种;清陈德调二种,楼杏春一种。陈德调为嘉庆进士,曾为衢州府学教谕,丛书收其《我疑录》一卷附《读古本大学》一卷、《存悔堂诗草》一卷,前

  • 慎言

    十三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少时以诗、文出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兵科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仕途中两

  • 敬吾心室彝器款识

    不分卷。朱善旂辑。朱善旂,字建卿,浙江平湖人。此书乃朱善旂在清道光、咸丰年间所辑铭文拓本,共三百六十四器。编辑次序零乱,有的有释文,有的没有释文,间有各家题识。实际上乃未成之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

  • 天下金石志

    无卷数 明于奕正撰。于奕正,详见《帝京景物略》条。据《因树屋书影》所叙,于奕正生长京师,平生未出国门,晚年始一游江南,遂以旅卒。于奕正在本书中,根据前人的著作,具载古来金石之所在,并略述撰书人姓名、年

  • 玩梅亭诗集

    二卷。明柴惟道(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柴惟道,字允中,号白岩山人,浙江严州(今建德等地)人。生卒年不详。是集前有原序,序自称山人以才不遇,而所抱有以自乐。游公卿间,泊然无所求,乃称其高。四库编者认

  •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言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忆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