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清马征麟撰。马征麟,字素臣,怀宁人。《长江图说》同治九年(1870)金陵提署刻本。共十二卷,其以绘图为主,杂说附之篇后。其绘图取法于裴頠制图六体。兹图则用其五,高下一体,所以定崇山峻路之纡徐,
一卷。东汉服虔撰。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后改虔。河南荥阳(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人。少入太学,后举孝廉,官尚书郎、高平令。灵帝中平末,拜九江太守。死于战乱。治古文经学,有雅才。著《春秋左传解谊》、
二卷。美国林乐知撰。中国蔡尔康笔述。此书分上下二篇,上篇主要论述忠有伪忠和真忠之分别,谓西人之论忠,不在于顺君,而在于爱国,要想做到忠,随时随事必自尽其爱国之真心,否则即是伪忠。伪忠之弊有三,首先是虚
或曰唐刘进喜(生卒年不详)撰。刘进喜,隋唐时著名道士,精通老子之书,所注《老子》风靡一时。当时佛道之争相当激烈,武德九年(626),传说刘进喜所作《显正论》大挫佛家声势,刘进喜因此名声更振,更为道家推
四十卷。清裴焕星等修,白永贞纂。裴焕星,光绪三十四年(1908)拔贡,民国十四年(1925)裴焕星任辽阳县县长。白永贞(1867-?),字佩珩,隶满洲镶白旗,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候补
一卷。清南园啸客辑。南园啸客真实姓名及生卒年月事迹不详。《平吴事略》所述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景山),太子、永王、定王就缚。又述李自成出走北京,清兵南下,苏州乡兵四
五卷。明刘若愚(1541-?)撰。若愚,明神宗万历年间太监,“善书、好学、有文”(《明史》)。魏忠贤心腹李永贞当权时,派刘入内直房管理文书笔墨之事。魏忠贤事败,刘被御史杨维垣弹劾,充孝陵净军。后因高攀
一卷。清杨国桢(详见《杨忠武公年谱》)自述。此谱自记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谱主卒前数月,记仕历及家事为主。谱中多涉及其父杨遇春事,如所记速战阵式之类,皆《杨忠武公年谱》中所未及。其卒前数月行事为
八卷。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该书《自序》云:“余读《易》龙山之澹窝,偶翻《圆觉经》,闻所谓因指见月也者,乃洒然而起曰:‘圣人精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观心食法》一书,实际是四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略释。所言宗旨不外是就进食问题,阐述供养出饭及受食之法。把供养者敬田,出饭者悲田看作二助道。受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