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篇

类篇

四十五卷。旧题宋司马光撰,实为王洙、胡宿、掌禹锡、张次立、范镇等人相继修撰。英宗治平三年(1066)二月,范镇出镇陈州,才由司马光代之。时已成书,唯缮写未毕。治平四年缮写完毕,由司马光奏进朝廷。传为司马光撰,是不符合事实的。先是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十一月丁度,宋祁等奏称:“今修《集韵》,添字既多,与顾野王《玉篇》不相参协,欲乞委修韵官将新韵添入,别为《类篇》,与《集韵》相副施行。”遂诏修韵官王洙另纂此书。全书十五卷,每卷各分上中下,亦称四十五卷。依照《说文》的体例和编次,末卷为目录,正文亦分五百四十部,其中“艸”、“食”、“木”、“水”四部因字多各分上下,亦称五百四十四部。收释三万一千三百一十九字,重音二万一千八百四十六字,总共五万三千一百六十五字。重音字不计,所收字数比《玉篇》增多一倍。《集韵》遗漏的字也都尽量收入,然总数比《集韵》少三百六十字,因为《集韵》所收重文,颇为杂滥,而《类篇》则较为严谨。每字之下先列反切,随后训解,以音义为主,并不逐字分析形体构造,与《玉篇》一样。但有异体的,皆注于正字之下,有时还附列篆文。如果字有异音异义,则分别举出加以说明,可与《集韵》相印证。书中收录唐宋之间所产生的字不少,乃是研究文字发展的宝贵资料。是书收入《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旧刻有清代曹寅所刻《楝亭五种》本,现在通行的是后来姚觐元的翻刻本,即一般所说的《姚刻三韵》本。该本目录一卷,颠倒错误,不足为据。

猜你喜欢

  • 耕石斋石田集

    九卷。明沈周(1427-1507)撰。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少负才名,十五岁作《凤凰台歌》。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著有《石田文钞》、《石田杂记》。此集系瞿式耜所删定,

  • 周易崔氏注

    一卷。辑佚书,崔觐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隋书·经籍志》载,崔觐注《周易》十三卷,但其生平事迹未详,尚秉和推测其大致为齐梁间人。马国翰疑为即《北史·儒林传》中之崔瑾。今存玉函山房本

  • 兵法圆机

    见《兵经》。

  • 江东十鉴

    一卷。宋李舜臣撰。舜臣字子思,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李舜臣传》:生四年知读书,八岁能属文,少长通古今,推迹兴废,洞见根本,慨然有志于天下。绍兴末,张浚视师江、淮,舜臣应诏上书,

  • 浙江海运漕粮全案重编

    二十卷。清黄宗汉等撰。黄宗汉(?-1864),福建晋江人。道光进士。官至甘肃布政使、云南浙江巡抚、四川总督。是书共分三编:原编八卷、续编四卷,为黄宗汉辑撰。新编八卷,为马新贻撰。马新贻,山东荷泽县人。

  • 毛诗序义疏

    一卷。南朝齐刘珪(434-489)撰。清马国翰辑。刘珪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南史》、《南齐书》有传。刘珪性至孝,博通《五经》,时人推为大儒。齐高帝萧道成即位,数召刘珪入内,而刘珪非有征从

  • 槜李往哲

    一卷。明戚元佐撰。元佐字希仲,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嘉靖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该书记一郡地方人物事迹的著作。“檇李”是嘉兴的别称,本为该县西南之一地名,又作醉李或就李。该书选录自洪武至万历初年籍

  • 荆州府志

    ①十二卷,图一卷,明孙存修,王宠怀纂。王宠怀,字止庵,号梅南子,明光泽王。明景泰七年(1456)知府常熟延通判何省安创修《荆南志》。历七十余年后,丰山孙存任知府,因旧志历年久远,质俚疏漏,托生长于荆州

  • 人物志

    三卷。三国时魏刘邵(约182-245)所撰。刘邵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人。建安中为太子舍人,黄初中转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时初任陈留太守,又诏为骑都尉,升迁散骑常侍。正始中,执经讲学,赐

  • 梁园寓稿

    九卷。明王翰(约1368前后在世)撰。王翰,字时举,夏县(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元季隐居中条山。洪武初,以明经辟为夏县训导,后擢为周王长史。周王素骄,有异志。王翰屡谏不纳,断指佯狂而去。后周王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