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翻译古文

翻译古文

二十卷。清孟保(生卒年未详)撰。是书成于咸丰元年(1851)四月。自序略云:“余闭门日读清书,恭阅圣祖钦定,翻译《古文渊鉴》。煌煌乎洵清文之玉律,艺业之金科。兹将有关人心风化者,敬择数篇,并将文内应易新语,悉遵御制翻译经书,一体更正。又读明公讳叙者,所译古文,凡景物风雅,清文谐畅者,亦择录数篇,汇为一部,敬谨付梓,以期公诸同志,未必无小补。”本书原十六卷,其卷二至卷五,各有两卷,实二十卷。程式如世行古文析义、释义之类。自春秋时,以迄明初。古人名作,著录一百二十篇,满汉合璧。满洲用乾隆以后所订之新语。其抉择凡《左传》三十一篇,公羊、谷梁《传》、《礼·檀弓》、《国语》、《楚辞》各一篇,《战国策》二篇,《史汉》十一篇,三国、晋各五篇,唐三十一篇,宋十八篇,明四篇,义求醇正。有槐荫山房刻本。

猜你喜欢

  • 李忠定集选

    四十四卷。宋李纲(1083-1140)撰。李纲生平详见《建炎时政记》辞目。此集共四十四卷。其中奏议十五卷、文十六卷、诗六卷、《靖康传信录》三卷、《建炎进退志》四卷、冠以本传一卷、行状三卷、为明万历中闽

  • 十峰集

    五卷。清徐基(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徐基,字宗顼,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由贡生官训导。集中文、赋、诗、词,皆是用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四百余字编缀窜写而成的。错综变幻,极有巧思。例如,其中的《游小赤

  • 通雅

    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又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少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等参加复社活动,人称四公子,驰名文苑。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入清

  •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

  • 尚书注

    一卷。汉马融(79-166年)撰,清王谟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文学家,桓帝时曾任南郡太守。他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门徒常有数百千人,著名的经学家卢

  • 绘事备考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

  • 乐府英华

    一卷。清顾有孝(1619-1689)编。顾有孝详见《江左三大家诗抄》条。此集为乐府诗选。前有作者自序,称自汉到唐乐府有数十家,而最有影响的如郭茂倩之《乐府诗集》、左克明之《乐府》、吴兢之《乐府题要解》

  • 乐会县志

    四卷。清程秉慥纂修。程秉慥,江南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贡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知县。康熙间,因修《大清一统志》,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与邑诸绅士商榷,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

  • 说文经字考

    十二卷。清周学汝(?-1862)撰。学汝初名学濂,字礼传,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攻陷湖州,与在籍道员赵景贤同日被杀。治许郑之学,曾校定虞世南《北

  • 古今韵准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氏生平著述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今韵二百六部,准诸古韵十八部,而注释分析其分合之故。朱氏所撰《说文通训定声》按韵系字,析古韵为十八部:(一)丰、(二)升、(三)临、(四)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