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舒城县志

舒城县志

①十卷。明陈魁士纂修。陈魁士,明章州人,举人,万历初年来任舒城县知县。自明以来,舒城县志虽五经纂辑,惜皆简略殊甚,故陈魁士来任知,即创议重修,延教谕刘大烈等主其事,于万历八年重修志成。纪事止于万历七年。此志分为七门,为舆地志、建置志、食货志、官守志、人物志、艺文志、续志,又于各志之下,分其目为七十二,总为十卷。此志体例较为严整,征引各书,皆一一标其出处。且于城守、传递、陂塘、圩堰、马政、贡赋、津渡等类,皆较前志独能悉其始末,详其利害。凡此之类,固较明季诸志为有体。其不足者,将赈恤列于建置,户口列于食货,医学、阴阳、僧道列于官守,其类目归属,有伤体例。有明万历八年(1580)刻本。②三十六卷。清熊载升、杜茂才修,孔继序纂。熊载升,四川江油人,举人,嘉庆二年(1797)来任舒城县知县。杜茂才,舒城县知事。孔继序,邑人,举人。舒城旧志,自明万历八年(1580),县令陈魁士纂修之后,入清重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张文炳,再修于三十九年(1700)县令沈以栻,复修于雍正九年(1731)县令陈守仁。越七十余年,至熊载升来任知县,历时既久,志多残缺,版亦浸患。嘉庆七年(1802),郡守张祥云檄修县志,熊载升因延孔继序等,设局重修,旋以左迁宿牧,未及观成。继任罗长庚赓续从事,书将告竣复引疾归。继任杜茂才始足成之,于嘉庆十一年(1806)刊行。此志大体因循旧志,并参之以省志府志,而删繁补阙,多所增订。旧志县境图、山川、形势多误,县城图、祠宇位置多舛,此志为之更正。旧志载山川不分经纬,此则仿禹贡水经之例,一一详其脉络,俾读者展卷一目了然。凡此之类,固较旧志有当。此志不足者,于艺文志中只录诗文,不载书目,分类之标目,无所统率。有清嘉庆十一年(1806)刻本。③五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崔保龄等修,赵凤诏等纂。崔保龄,江苏泰州人,光绪年间进士,光绪二十二年(1896)来知舒城县事。赵凤诏,邑人,光绪二十八年举人。舒城旧志,据明万历陈魁士志序云:“前已五修,至其年代,序未明言,故不可考”。入清则一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再修于三十九年(1700),三修于雍正九年(1731),四修于嘉庆十一年(1806),至光绪已近百年。崔保龄于光绪二十二年奉檄以续修县志,授县令肖仁丙设局开办,工未就,肖仁丙去任,县令万祖恕踵肖仁丙之后,赓续而成,自经始迄志成,越六、七寒署。纂辑者赵凤诏等,皆县中名宿。此志卷首列序、旧序、纂修职名、凡例、目录;卷一至十舆地志:为图考、星野(晷度表附)、沿革、疆域(形胜附)、山川(关隘、津梁附)、风俗、城池(街巷、镇市附)、公署(亭馆、恤所等附)、坛庙、古迹(庵观、寺庙、坊表、冢墓附);卷十一沟渠志:水利;卷十二至十七食货志:户口、物产、赋役、蠲赈(仓储附)、榷税(盐法附)、公田;卷十八至二十一学校志:学宫、祀典、书院(义学附)、学堂(试院、学额附);卷二十二至二十四武备志:兵院(民壮、巡警附)、驿传(马政、铺递附)、兵事(纪略);卷二十五至二十八职官志:封爵表、文职表、武职表、名宦传;卷二十九至三十二选举志:征辟表、科目表、仕籍表、封荫表;卷三十三至四十三人物志:名臣、宦绩、儒林、文苑、忠义、武功、孝友(刲股表附)、义行(义夫、义仆附)、隐逸(耆寿附)、艺术、侨寓;卷四十四至四十七列女志:节烈、贞烈、节孝(孝妇附)、贞孝(孝女附);卷四十八至四十九艺文志:著述、杂文;卷五十志余;卷末补遗附。此志搜辑宏富,以舒城为江淮腹地要冲,故于营汛、驿传、铺递之属,载之颇详。因新政缘起,其于学校志中,新增学堂一门,载述改书院为学堂的经历,及学堂章程、课程、规约,并附以学堂成立一览表,皆极精详。于武备志中,详记咸同以来捻军活动始末,及新设警兵的过程。此志体例完备,考订详审,在近代志书中可称佳著。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活字本。

猜你喜欢

  • 清凉山新志

    老藏丹巴撰。老藏丹巴,山东人,钦命督理五台山番汉大喇嘛。《清凉山新志》原刻本,共十卷。首冠以御制碑文及御制诗。正文分十类:化宇、原圣、灵迹、伽兰、崇建、显应、外护、高僧、缘感、题咏。兹篇于清凉山各类故

  • 山谷内集注

    二十卷。《外集注》十七卷。《别集注》二卷。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撰。其中内集为任渊注,外集为史容注,别集为史容之孙史季温所注。任渊,生卒年不详。字子渊,新津(今四川新津县)人。绍兴元年(1131)以文艺

  • 大唐众经音义

    《新唐书·艺文志》称《一切经音义》为《大唐众经音义》。详见“一切经音义”。

  • 补妒记

    八卷。宋王绩(生卒年不详)撰。王绩,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平事迹不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知王绩因为古有宋虞作《妒记》,不传,特予以补缀,以成此书。全书共八卷,第一卷至第六卷记商周以来至五代末

  • 梅花渡异林

    见《异林》。

  • 素心阁诗草

    二卷。清郑蕙撰。郑蕙,生卒年不详,字雪兰,浙江永嘉人,郑松岩之女,同知平阳殷执中侧室。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九年(1883)刊本,书前有李慈铭为之所作墓志铭,张景祁,章铤、朱宝善、宋谦、郑锡甲、曾纪石及

  • 广雅堂诗集

    四卷。清张之洞(1837-1909)撰。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锐意新政,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光绪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卒溢文襄。张之洞以词章之

  • 水云楼词

    二卷。续一卷。清蒋春霖(1818——1868)撰。蒋春霖,字鹿潭,江苏江阴人,早弃举业,曾任两淮富安场盐大使等小盐官。年少时,曾专意工诗,中年时又弃而工词。其词多婉约,与纳兰容若、项鸿祚并称“三鼎足”

  • 左传注解辨误

    二卷。明傅逊(见《左传属事》)撰。朱彝尊《经义考》卷二〇三著录该书作《春秋左传注解辨误》。有万历癸未自序。该书汇集了同郡陆贞山等人的观点,“创以己意”,以纠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之误。但主观臆见较多。

  • 绍兴内府古器评

    二卷。旧本题宋张抡撰。张抡,字材甫,籍贯及生卒年代均不详。据史书记载,张氏以词章邀宠,并对《易经》颇有研究,官至知阁,著有《绍兴内府古器评》。是书主要记载汉以前各种古器。上卷记载九十八事,其中如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