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苏门集

苏门集

八卷。明高叔嗣(1501-1537)撰。高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少时受知于李梦阳。年十六,作《申情赋》几万言,见者惊异。与兄仲嗣并有才名。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稽勋郎中、山西左参政,官至湖广按察史。著有《苏门集》。是集初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以后又多次翻刻。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纬刻本;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张正俭刻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之骏刻本。这些刻本均为八卷。其中诗四卷,卷一为《考功稿》,卷二为《读书园稿》,卷三为《晋阳稿》,卷四为《入楚稿》及《轶稿》;文四卷,皆为杂著。其诗清新婉约,虽为梦阳所知,但不宗其说,在前七子影响甚大的情况下,确能独具一格。其亦能文,但与诗相比,其文成就不高。此书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及《四库全书》本存世。

猜你喜欢

  • 学稼余谭

    三卷。作者不详。。前题云栎社老人辑。上卷《诗鹄》,中卷《诗考》,下卷《诗话》。下卷又分一子卷。其《诗考》、《诗话》皆采摘诸书而成,冗琐特甚。《诗鹄》谓“诗有南北宗。《国风》:‘林有朴遫’,南宗语也;‘

  • 选录斋诗钞

    三卷。《诗余》一卷。清韩德玉撰。韩德玉,生卒年不详,江苏长州(今苏州)人,资政韩莲洲之女,刘传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唐县刊本。书前有礼部奏文、叶昌炽所撰写的家传、刘永诗所撰写

  • 海藏楼诗

    八卷。郑孝胥(1806-1938)撰。郑孝胥字苏勘,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光绪举人,曾官湖南布政使。伪满洲国成立,出任国务总理大臣。《海藏楼诗》作于清帝逊位之前,郑孝胥尚未沦为汉奸。其诗风颇类晚唐韩屋

  • 戴公行述

    一册。英国戴德生著。旧题鲍康宁撰,与本书内容不符,实则康宁为本书译者。德生为一在华传教士,咸丰三年(1853)来华,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长沙去世,此书即德生用自传体裁,述来华传教情况,在华首创内

  • 诒谷草堂诗集

    一卷。清余廷灿(1729-1798)撰。余廷灿字卿雯,号存吾。湖南长沙人。乾隆进士。官检讨。著有《存吾文集》。此为诗集。邓显鹤《沅相耆旧集》卷九十五录廷灿诗二十一首,说廷灿集无刊本,故所存不多。此本为

  • 周礼全经释原

    十四卷。明柯尚迁撰。柯尚迁(生卒年不详)字乔可,自号阳山石人,福建长乐人。嘉靖中由贡生官邢台县县丞。《周礼全经释原》六官分十二卷,附《周礼通论》、《周礼通今续论》各一卷。书中训解,标“释者”是采辑古注

  • 庄子注

    十卷。西晋郭象(?-312)撰。郭象字子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西晋哲学家。郭象少年时有才华,明事理,常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曾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郭象好老庄之学,善于清谈,《晋书·郭象传》载

  • 仓颉篇校证

    共四卷,《仓颉篇校正》三卷,《补遗》一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章钜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著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

  • 续轩渠集

    十卷。元洪希文(1282-1366)撰。附录一卷,乃其父岩虎诗。岩虎字德章,号吾圃。甫田人。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岩虎诗集名《轩渠集》,因而希文集以续名。《轩渠集》亡佚,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其七世族孙绍

  • 黄孝子寻亲纪程

    一卷。滇远日记 一卷。明黄向坚(生卒年不详)撰。向坚字端木,江苏常熟人。明末,其父黄孔昭官至云南大姚知县。不久两京失陷。向坚独走万里访亲,计行程二万五千里,费时五百三十余日,终拥侍其父而归。属明季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