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苔谱

苔谱

六卷。清汪宪(详见《说文系传考异》)撰。是书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关于苔的文句和故事。第一卷为释名,第二卷为总叙,第三卷为诸品苔,第四、五卷为苔生处所,第六卷为杂录。是书是较早的一部关于记载苔的内容丰富的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禺峡山志

    四卷。清孙绳祖撰。孙绳祖,字澹翁,沈阳人。禺峡山,又名二禺山、中宿山。山源发衡庾,脉连留石。襟曹溪而负二罗、七十二峰,延漫磅礴。其距清远县三十里,两山穹窿,相互对峙,束浈湟诸水而赴海,故曰峡。茅君内传

  • 吏部稽勋司则例

    八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无年月。但从《吏部铨选则例》纂修过程来看,即知本书是锡珍等奉敕纂修的八十七卷书的一部分,成于光绪十一年(1885)。书中所记本应都是文官守制、终养、出继、入籍、更名、复姓等事,但

  • 历代制度详说

    十二卷。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县)人。吕好问之孙。小时性情急躁。一日,读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平时的愤怒,一下都消解了。与朱熹、张栻很友好。被称为“东

  • 明辨录

    二卷。清孙承泽(见《藤阴札记》)撰。此书取诸儒批评佛教的言论,汇辑成帙。上卷首载韩愈《原道》及《佛骨表》,而傅奕的奏疏和唐太宗斥萧瑀诏列于后。其余的辨论陆九渊、杨简、王守仁之说亦备记。下册则皆为诸儒辨

  • 近思录集解

    十四卷。清李文炤(详见《周易本义拾遗》)撰。该书取朱熹散见于各书之说,附于《近思录》各条之下,其未备者则益以诸家之说,间亦自附己意。前有纲领数条,末附《感应诗解》一卷、《训子诗解》一卷。其《感应诗》见

  • 阳明文钞

    二十卷。明王守仁(1472-1528)撰。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弘治进士,累擢右佥都御史,后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全书》、《阳明乡约法》、《保甲法》(已著录)。是编系清康熙二

  • 史觿

    十七卷。明谢肇浙著。肇浙字在杭,福建长乐人,博学能诗文。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广西右布政使。著有《五杂俎》、《滇略》、《方广岩志》、《长溪琐语》、《文海披沙》、《小草斋稿》等书。《史觿》摘

  • 铁树记

    二卷十五回。题“云锦竹溪散人邓氏编”,竹溪散人即邓志谟号。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竹溪散人,生平籍贯均不详。知其尝游闽,为建阳余氏塾师,故其书多为余氏所刊行。编著有小说《咒枣记》、《飞剑记》、《童婉争

  • 春秋四传质

    二卷。王介之(生卒不详)撰。王介之字石子,号石崖,衡阳(今属湖南)人,明末经学家,清代著名哲学家王夫之之兄。明崇祯时,介之与其弟夫之同举于乡,明亡,遂隐居不仕。除此书外,王介氏还撰有《周易本义质》、《

  • 昭潭名人法帖

    四卷。清冯准辑。所收皆湖南湘潭一邑之书人。第一卷明代周星、李驭芳、王岱、唐世征、郭幼隗。第二卷陈鹏年、张烂。第三卷李观正、曹试。第四卷罗修源、秦定关、陈潭屿、张九钺、宋本敬、周新霁、胡师孟、张顾堂、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