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范伯子全集

范伯子全集

三十一卷。清范当世(1854-1905)撰。范当世,初名铸,字桐生。后易名为当世,字无错,号肯堂,又号伯子。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当世少有才名,补诸生。然屡试不第。张裕钊客江宁凤池书院,当世偕同里张謇、朱盘铭拜谒,求学古文。裕钊喜纳。当世因之与謇、盘铭合称“通州三生”。吴汝纶主冀州,由张裕钊介绍,当世被邀讲学于保定莲池书院。后,当世入李鸿章幕,以诗文课其子。甲午战败后,范当世东归故里,病卒。是集包括文集十二卷、附一卷,诗集十九卷。是文集卷前有陈三立序,卷末有曹文麟《跋》。卷一录文十一篇;卷二亦十一篇,卷三为九篇,卷四亦九篇,卷五为十一篇,卷六为六篇,卷七为九篇,卷八为十篇,卷九为五篇,卷十为八篇,卷十一为六篇,卷十二为七篇。总计一百〇六篇。其中寿序、祭文、墓志居大半。是诗集按年编次,始于光绪四年(1878)迄于光绪三十年(1904),共录诗一千一百零三首。卷一收四年至九年,诗六十首,卷二、三收十一年至十二年十月,诗四十五首,卷四、五收十三年四月至十五年六月所作的诗一百零八首。卷六、七收十六年至十九年六月所作之诗一百二十首,卷八、九收十九年六月至二十年十一月诗一百三十一首,卷十为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所作之诗六十五首。卷十一为二十三至二十四年所作之诗三十九首,卷十二为二十五年所作之诗九十二首,卷十三为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三月所作之诗六十二首,卷十四、十五为二十六年五月至十月所作之诗一百五十七首,卷十六、十七为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六月所作之诗一百二十三首,卷十八录二十八年七月至二十九年十二月所作之诗五十六首,卷十九为三十年(1904)所作之诗四十五首。是诗均注明出处,对相应研究考察有极大方便。有1933年朱刻本。

猜你喜欢

  • 汉阳府忠节录

    不分卷。清末严昉(生卒年不详)修撰,李国宾、王粹忠纂辑。昉字湘生,滇南(今云南省)人,同治八年(1869年)出任汉阳知府。太平天国军曾三次攻陷武议,当时文武官吏男女绅耆,死事之烈,为各省之冠。该书记因

  • 初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明凌濛初(1580-1644)编撰。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一号稚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鸟程(今浙江湖州市)人,明末文学家。少壮时于科场不得意,专以著书和刻书为业。五十五岁时,授上海县丞,署理

  • 南畇稿

    三十九卷。清彭定求(1570-1645)撰,彭定求,字勤止,一字南畇,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其为“南畇先生”。长洲(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擢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迁国子监司业,晋侍

  • 圣学嫡派

    四卷。明过庭训撰。庭训字成山,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儒者事迹,上起汉董仲舒、下至明罗洪先,共三十六人。各人略录其言行,然大抵抄录他

  • 立斋闲录

    四卷。明宋端仪(约1496年前后在世)撰。宋端仪,字孔时,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按察佥事。著有《考亭渊源录》等。《立斋闲录》,是杂录明代故事的集本,自太祖洪武元年迄于英宗天顺年,多取材于明人碑志说

  • 解州安邑县运城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言如泗修,熊名相、吕滥等纂。言如泗,昭文人,先贤言子裔。由恩贡教习授知县,历任垣曲、闻喜。后升保德州知州,政声甚嘉。乾隆二十六年(1761)题补解州。熊名相,贵州大定县人。出身拔贡,

  • 钦定补绘离骚全图

    三卷。清门应兆(生卒年不详)临摹补绘。门应兆,字吉占,正黄旗汉军人。善于画人物花卉。清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由工部主事,派往懋勤殿修书,充四库馆绘画分校官。补工部员外郎,升郎中,授宁国府知府。清高宗

  • 四书醒义

    不分卷。清孙诠撰。其子用桢补。孙诠字静子,号檐峰,河南辉县(今河南卫辉市)人。授内阁中书。是书为孙诠晚年所作,至《孟子》“宋小国章”而止。其子用桢补成完书,并质正于方苞、刘岩、戴名世诸人,始付之梓。诠

  • 西国天学源流

    一卷。英国伟烈亚力(1815-1887)口译,王韬笔录。伟烈亚力生于伦敦,清道光二十七年至上海为传教师,1887年卒于英国。平生撰译甚富。韬字紫鉴,号仲弢,官于粤,旋去职游海外。同治间归自利玛窦,主讲

  • 明宣宗诗文

    一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瞻基,字不详,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长子。仁宗卒,遂即帝位。在位十年,政治修明,天下安定。瞻基颇善作散曲。有《御制乐府》一卷,《官箴》(已著录)等。是书存记一篇,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