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荣昌县志

荣昌县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询之,皆曰兵燹之余,即衣物亦鲜存,更无人藏典籍。遂召耆老,叩以名人胜迹,则均曰幼即逃避远地,都不复记忆。史竭力搜编,历尽艰难,方得以修成邑志一部,兹编为续史志而作。《荣昌县志》乾隆十一年(1746)刻,二十九年(1764)增刻本,共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图考。正文分为:卷一,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城池、公署、仓廪、田赋、户口、盐政、驿站、铺递、坛庙、寺观、古迹、山川、关梁、风俗。卷二,职官、选举。卷三,名宦、人物、忠义、孝友、节烈、仙释。卷四,艺文。虽简,叙次乃井然有法。艺文不多,但所载名媛朱怀琼等人诗,均清新可诵。此志尚有乾隆五十一年(1786)增刻本和嘉庆二年(1797)增补重印本刊行于世。② 二十二卷,清施学煌、谢金元修,敖册贤纂。施学煌,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谢金元,字乾初,乐山人,廪贡。敖册贤,邑人。荣昌县志自县令史彰、许元基先后纂修后,同治四年(1865)县令文康重修。兹编则为续文志而作。《荣昌县志》光绪十年(1884)刻本,此志分门别类与他忐无殊,而更加切实了当,言必有物。通观全书,优点有三:一曰选材精当,不像一些志专载稀奇古怪之事,耸人听闻,滥竽充数。二曰稽查精细,不像一些志山川道里东西互易,科名仕宦则庚甲多误,人物多冒说堪虞,言行又传闻失实。三曰文笔优雅流畅,既不作拘迂之谈,又不为诡激之论,其所蕴固有出于文章之外者,然皆不负前哲。尚有光绪二十年(1894)再增刻本。

猜你喜欢

  • 续诗话

    一卷。宋司马光(详见《易说》)撰。是编题曰《续诗话》,据卷首司马光自作小引,盖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是书对诸名家之诗多有介绍与品评,十分精当。如林逋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魏野之“数

  • 旧业堂集

    十卷。明凌儒撰。凌儒字真卿,别号海楼。江苏泰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永嘉令、御史,山西屯盐都御史。卒年八十。凌儒为官直言敢谏,又力主改革弊政。曾建言放宫人、远阉宦、免操军等

  • 皇清职贡图

    九卷。清傅恒(?-1770)等奉敕撰。傅恒,清满州镶黄旗人,富察氏,号春和,高宗皇后弟。乾隆时平定大小金川,有功封一等忠勇公;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出征缅甸;亦屡有战功,累官至大学士。乾隆十六年奉敕撰本书

  • 蛾术篇

    八十二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嘉定县(今上海市)人。乾隆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十七史商榷》一百卷、《尚书后案》三十卷等。《蛾术编》是王鸣盛的一部杂考

  • 高素斋集

    二十九卷。明黄姬水(1509-1574)撰。生平详见《白下集》(辞目)。是集凡二十九卷。赋一卷,诗十二卷,文十六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称其诗“如北里名姬作酒纠,时出俊语。”所论颇为准确。其文则学有所

  • 淙山读周易记

    二十一卷。宋方实孙撰。实孙字端仲,福建莆田人,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尝以所著《易说》上于朝,入史局。著有《读书》一卷、《读诗》一卷、《经说》五卷、《读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卷、《史论》一卷、《太极

  • 榆园丛刻

    二十六种,七十卷。清许增(详见《娱园丛刻》)编。丛书所收大部份是词集,其中宋词四种,清词十一种,另外十一种别刻为《娱园丛书》。许增自序云:“同治甲子,奉母还杭州,不复问人间事,日与声应气求之士,里衖往

  • 古观室诗集

    五卷。吴士萱(1870-1932)撰。吴士萱字梦舟,号荫云,湖南长沙人。清光绪间诸生。士萱少以骈文驰名,偶尔赋诗。因有人曰“其诗不工”,士萱感奋,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由是遂

  • 梦观集

    ① 六卷。元释大圭撰。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晋江(今属福建)人。至此间,居泉州紫云寺。其集本二十四卷:梦法一卷,梦揭一卷,梦事一卷,诗六卷,文十五卷。后世以其梦法、梦偈、梦事皆宗门语录,杂文亦多青词疏引

  • 尚书苇籥

    二十一卷。潘士遴撰。其生卒年不详。士遴字叔献,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代学者。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大理寺寺副。《尚书苇籥》全书立意,欲囊括汉、宋诸儒旧说,而折衷以己意。其自视过高而才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