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清李凌汉编。李凌汉,又名李本忠,湖北汉阳人。其祖贸易川江,溺毙而尸未获。父覆舟遇救,母闻耗仰药。凌汉抱先人之隐痛,悲行旅之多艰,矢愿他日有力,必凿尽诸滩而已。其后商业发达,遂偿夙志。于嘉庆十年(
不分卷。亦作一卷。清徐与乔(生卒年不详)撰。与乔字退山,江苏昆山人。此书探讨《五经》读法,均采别家旧说,全无作者创意。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其余象倪鸿宝、焦弱侯、张西农、朱康流、张元岵、程去华、
二卷。明杨溥(生卒年不详)撰。杨溥自号水云居士,长沙(今地名同)人。曾为武职,其生平事迹不详。曾撰有《用药珍珠囊》、《水云录》等。此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记载十二月种植花果、饮馔及文房杂用:下卷分卫生、
四卷。明蒋以忠(生卒年不详)撰。蒋以忠,字孝甫,一字伯孝,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广平府知府,居官廉洁,负文名。此书因何景明《大复论》门目太狭,推而广之,乃成四卷。自
六卷。清唐守诚著。唐守诚字罄丹,号真峰。云南曲靖南宁县人。历官广南府教授,通海县训导。专意著述,有《亦梦轩集》等书。此书主要依据《周易折中》及来知德易注,注释相当简略,说理浅近。书上有眉批,分上下两层
八卷。明刘崧(1321-1381)撰。刘崧初名楚,字子高,江西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1370)以人材荐,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今北京)按察司副使,后为胡惟庸所恶,坐事谪输作,不久放归。洪武
四卷。清陈瑑撰。瑑字聘侯,一字恬生,江苏嘉定人,道光举人,为陈诗庭之子。为学长于训诂、历算,这大概与他从学于同乡钱大昕有关。此书卷一为释农、释莘、释尊、释附、释赞,皆有关于训诂。卷二为《说文引经异文解
二十卷。清鲍漱芳(生卒年不详)辑。鲍漱芳,字席芬,生平籍贯不详。此石刻共收自唐迄明法书墨迹六十二种,其中唐八种、宋二十二种、元二十四种、明八种,皆依墨迹入石。每册皆以隶书“安素轩石刻”标目,下附“新安
一百六十卷。隋末唐初虞世南(558-638)撰。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在隋为秘书郎,文章婉缛,与其兄虞世基皆有名,时人以比“二陆”(陆机、陆云)。入唐,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太宗
六卷。明徐世淳(1584-1641)撰。世淳字中明,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官至随州知州,张献忠攻随州时战死,赠太仆寺卿,事迹见《明史·忠义传》。该书似儒家之语录,又似禅家之机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