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词林正韵

词林正韵

三卷,发凡一卷。清戈载撰。戈载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一作润卿,又号山塘词隐。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十二年(1807年)县学生,选贡土,为太学典簿,未履任,以词学终老。精通音律,善丹青,尤以画梅见长。书室名潇碧轩、翠薇花馆。尚著《翠薇花馆诗集》、《词集》、《宋七家词选》、《续绝妙好词》、《乐府正声》、《词律订》、《词律补》等。是书卷首有道光辛巳(1821年)顾千里等四人序,书即初刊于是年。词韵宋无专书,明清之际,沈谦、赵钥、李渔等各有词韵之作。又胡文焕之《文会堂词韵》、许昂霄之《词林考略》继有述作。迨吴烺之《学宋斋词韵》出,乾嘉词人尤多奉为规律。顾诸家撰述,皆强作解释,未堪依据。至戈载《词林正韵》问世,精诣特出,于旋宫八十四调之旨,研讨至深,宜于发凡中缕述精核,一扫前人陋习,论者谓自当奉为金科玉律,实为填词家所不可少之书也。卷首列《发凡》,大略云:填词之大要有二:一曰律、一曰韵。律不协则声音之道乖,韵不审则宫调之理失,二者并行不悖。古无词韵,古人之词即词韵也。古人用韵非必尽归画一,而名手佳篇不一而足,总以彼此相符,灼然无弊者即可援为准的焉。于是取古人之词,博考互证,细加辨晰。觉其所用之韵,或分、或合、或通、或否,畛域所判,了如指掌。又复广稽韵书,裁酌繁简,求协古音。妄成独断,凡三阅寒暑而卒事,名曰《词林正韵》,非敢正古人之讹,实欲正今人之谬,庶几韵正而律亦可正耳。是书列平上去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共十九部,皆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之。词韵与诗韵有别,然其源即出于诗韵,乃以诗韵分合之耳。以词盛于宋,用宋代之书,《广韵》、《集韵》稍有异同,而《集韵》纂辑较后,字最该广,因以《集韵》为本,而字之次、字之音俱从焉。词韵与曲韵亦不同,制曲用韵可以平上去通叶,且无入声,如周德清《中原音韵》列东钟、江阳等十九部,入声则以之配隶三声。盖《中原音韵》诸书,支思与齐微分二部,寒山、桓欢、先天分三部,家麻、车遮分二部,监咸、廉纤分二部,于曲则然,于词则不然;况四声缺入声,而词则明明有必须用入之调,断不能缺,故曲韵不可为词韵也。凡字有义有音,义之训释宜详,略则反多挂漏,是书欲其清简易寻不乱心目,故皆不注,至音则必不可少。是书切音俱从《集韵》。《集韵》之误者,则从《广韵》等书改正。《集韵》之字,有一字数音者、有一字一音而数义者、有散见数韵而其义同者、有收入一韵见数次而其义亦同者,益其书原为广采字音,不欲遗漏,且因古人之读字各有不同耳。是书于韵中音异而义亦异者则并收之,若音异而义不异则随其切音之宜古宜今者收之,不以其次之先后也。四声之中,入声最难分别。是书入声分列五部,历观古人名词无有出此范围者耳。作词字眼不当生涩怪诞,押韵亦然,则不经见之字诚可不收,然又不容太略。是书共得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九字,不过《集韵》十之二耳,似亦不病其烦重耳。是书所分词韵凡十九部。第一部:平声东冬钟、上声董肿、去声送宋用。第二部:平声江阳唐、上声讲养荡、去声绛漾宕。第三部:平声支脂之微齐灰、上声纸旨止尾荠贿、去声置至志未霁祭太(半)队废。第四部:平声鱼虞模、上声语噳姥、去声御遇暮。第五部:平声佳皆哈,上声蟹骇海、去声太(半)卦(半)怪夬代。第六部:平声真谆臻文欣魂痕、上声轸准吻隐混狠、去声震稕问焮囫恨。第七部:平声元寒桓删山先、上声阮旱缓潜产铣狝、去声愿翰换谏裥霰线。第八部:平声萧宵爻豪、上声筿小巧皓,去声啸笑效号。第九部:平声歌戈、上声哿果、去声过。第十部:平声佳(半)麻、上声马、去声卦(半)祃。第十一部:平声庚耕清青蒸登、上声梗耿静迥拯等、去声映诤劲径证隥。第十二部:平声尤侯幽、上声有厚黝、去声宥候幼。第十三部:平声侵、上声寝、去声沁。第十四部:平声覃谈盐沾严咸衔凡、上声感敢忝俨槛范、去声勘阚艳栝验陷梵。第十五部:入声屋沃烛。第十六部:入声觉药铎。第十七部:入声质术栉陌麦昔锡职德缉。第十八部:入声勿迄月没曷末黠屑薛叶帖。第十九部:入声合盍业洽狎乏。是书初刊于道光元年(1821年),板旋毁失、印数无多。后收入《啸园丛书》第六函及《四印斋所刻词》(光绪本、景光绪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据道光元年初刊本影印,是本最易得。

猜你喜欢

  • 猗觉寮杂记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朱翌(生卒年不详)撰。朱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晚年又自号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政和间以太学生登进士第,为溧水簿。高宗南渡后,官秘书监中书舍人,与修徽宗实录。秦桧逐赵鼎,以

  • 燕京岁时记

    一卷。敦崇撰。敦崇,晚清时长白富察人,光绪中曾在朝供职。其书卷首有刑部主事润芳序,称其退食之余,以书史自遣,于国朝掌故多能识其本源,撰成于光绪庚子(1900年)。其书自元旦起,至除夕止,四时节令,内自

  • 列国政要

    一百三十三卷。清端方(1861-1911)撰。端方,字午桥,号匋斋,托忒克氏。满洲正白旗人。光绪举人,授工部主事,后升为山东按察使。戊戌变法得光绪帝信任,督办农工商局。以后得荣禄保护和慈禧信任,变法失

  • 龙皋文集

    十九卷。明陆简(1442-1495)撰。陆简,字廉伯,一字敬行,号治斋,别号龙皋,武进(今江苏常州市)人。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著有《龙皋文集》。是集为陆简文集。凡

  • 明懿安皇后外传

    一卷。清纪昀(1724-1805)撰。昀字晓岚,乾隆间进士,累迁侍读学士,汪《四库全书》总纂,卒谥文达。该书据龚鼎孳撰《懿安皇后事略》稍加修正而成,前有自序。现存《帩帆楼丛书》本。

  • 予宁堂法书

    四卷。清陈奕禧(1648-1709)书,于准(生卒年不详)摹勒。陈奕禧,字六谦,又字子文,号香泉,晚号葑叟。浙江海宁人,贡生。诗歌、书法俱在当时享有盛名,著有《隐绿轩题跋》、《金石文录》等。于准,字子

  • 左氏讨

    一卷。左氏论一卷。明冯时可(见《左氏释》)撰。《明史·艺文志》各作二卷。二书以自己的观点,品评《左传》纪事的是非曲直,但往往失于迂曲。黄虞稷评论道:“《讨》不如《论》,《论》不如《释》。”二书原与时可

  • 蓬莱轩舆地丛书

    见《浙江图书馆丛书》。《中国丛书综录》记为《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 听月楼遗草

    二卷。清汪韫玉撰,汪韫玉,生卒年不详,字潜辉,又字兰雪,安徽休宁人,归安诸生金潮之妻,清代诗人。幼即聪慧过人。著有《兰雪诗钞》。《听月楼遗草》书前有秦潮、金成琏,汪滋畹所写序言,汪沦所写传记,共收诗一

  • 明理

    五曰: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乱国之主,未尝知乐者,是常主也。夫有天赏得为主,而未尝得主之实,此之谓大悲。是正坐于夕室也,其所谓正,乃不正矣。凡生非一气之化也,长非一物之任也,成非一形之功也。故众正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