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贞观公私画史

贞观公私画史

一卷。又称《贞观公私画录》,亦简称《公私画录》。唐裴孝源撰。裴孝源,其生卒年及里贯不详,生活在贞观显庆年间,曾官至中书舍人、吏部员外郎。按《新唐书·艺文志》记载,裴孝源有《画品录》一卷,现已传佚;据张彦远之《历代名画记》也以引裴孝源画录最多,却都不是此书,故裴孝源可能有另一本记载贞观显庆年间画家品第书籍。裴孝源在《贞观公私画史》序中阐述了此书之成因及目的,当时大唐汉王元昌颇好画道,且“天植其材,心专物表,含运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当闲暇、饮宴之时,经常与好画之群臣“商榷精奥”,其中又尤其对裴孝源推重,便命裴孝源对魏晋以来的前贤遗迹加以整理,并且品评其水平高下,列出先后顺序。该书所收画幅“起于高贵乡公,终于大唐贞观十三年秘府及佛寺并私家所蓄,共二百九十八卷,屋壁四十七所,目为《贞观公私画史》”。可见,是编旨在著录贞观以前古画名目,兼评其品格高下。而实际上,其收录始于南朝宋之陆探微,所列亦皆隋代收藏之官本,非为“秘府”、“佛寺”及“私家”所蓄,壁画亦仅止于隋朝。《画史》实际上所收录的卷(幅)数目亦与序中之“二百九十八卷”不相吻合,书中实际只有二百八十九卷。而且其中亦有乖误,如“右十二卷并摹写本非陆(探微)真迹”,可其右所列仅为十一卷,殆因年代久远,传抄有误。《贞观公私画史》体例清晰,先列画名,后列作者,按其品格高下序次,并按南朝梁官库藏画目录即《太清目》一一检收。《太清目》今已不存,故考隋前之古画名目,皆以此为本。《贞观公私画史》亦为赏鉴家之祖本,是我国绘画史上重要史书。该书有明《王氏画苑》本、《唐宋丛书》本、《续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及《美术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汉熹平石经残字谱

    一卷。关葆谦撰。葆谦字伯益,开封(今河南开封)人。有《新郑古器图录》二卷,已著录。此书所得汉石经残字共177字,其内容皆不见于诸家著录。葆谦的叙言对这些事实既无说明,而对其中哪一石可考定为属于哪一经,

  • 尹文端公诗集

    十卷。清尹继善(1696-1771)撰。尹继善,字元长,号望山,大学士尹泰之子,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雍正年间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卒谥文端。该诗集为毕沆、严长明选编,仅为全诗的十分之二三。继善诗

  • 贞复堂集

    十三卷。清黄潆之(约1891前后在世)撰。黄潆之字杭荪,湖南善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吏部主事。本书系作者卒后,其子黄仁俊等编次付刻而成。卷一为《劫余集》,收古近体诗五十四首;

  • 葬礼

    一卷。晋贺循(详见《丧服谱》)撰《隋》、《唐》志均无《葬礼》之目,《通典》《太平御览》引贺循《丧服要记》外,又引贺循《葬礼》,盖本是两书,《丧服要记》拟《仪礼·丧服传》,《葬礼》拟《仪礼·士丧礼》也,

  • 偏关志

    二卷。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民国王有宗校订。庐承业,出身进士,为偏关名儒。马振文,山西洪洞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任偏关县知县。王有宗字莼赋,浙江人,民国4年(1915),曾游偏邑,知县

  • 诗经提纲

    一卷。清姜炳璋(生卒年不详)撰。炳璋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今浙江象山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石泉县知县。博通经史,著有《诗序补义》二十四卷,《读左补义》五十卷,《诗经提纲》一卷,《周礼提

  • 筠清馆法帖

    六卷。清梁荣光辑。梁荣光字伯荣,号荷屋。曾著有《帖镜》一书。梁氏对宋帖尤有真鉴,此帖即刻其自藏宋帖及墨迹。第一卷为晋、梁人书,第二卷为唐代君臣书,第四卷为宋人书,第五卷、第六卷皆为元人书。其中唐以前人

  •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

    六种,十卷。清王葆心(1864-1944)编。王葆心,字季芗,别号晦堂,湖北罗田人。光绪年间举人。历任礼学馆纂修、学部主事、礼部郎中等。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著作有《古文辞通

  • 楚辞新注

    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清屈复(1668-?)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年号金粟道人,蒲城(今陕西蒲城)人。乾隆初年,不赴征召,以诗文自娱。为人耿直,不拘俗礼,知识广博而扎实,有《玉溪生诗意》、《

  • 大学章句

    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中庸章句一卷,合称四书章句集注,南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大儒,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徽州婺源(今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