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达县志

达县志

五十二卷,清鲁凤辉修,王廷伟等纂。鲁凤辉,会稽(今绍兴)人,曾任达县知县。达县自古以来分隶无定,代有变迁。旧志悉毁于兵燹。乾隆七年(1742)县令陈庆门始纂修州志。乾隆十二年(1747)县令宋名立续纂加详。嘉庆元年(1796)战乱频繁,州境内动荡加剧,而达县首当其冲。因而劲旅云集,屹为重镇。嘉庆七年(1802)改为绥定府,以达县为附郭。其后,大府重修通志,檄下郡县,取志乘备采择,鲁令始集绅耆,搜罗旧闻,而成此编。《达县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共五十二卷,列目五十二。但屯田、边防、驿传、土司、屯练、茶法、钱法、木政、权政、仙释、僭窃、外纪等目均仅标其名,而下注无字。盖亦遵省颁条例依类纂辑之,不得不空列其名也。此志叙述芜杂,无足观采。

猜你喜欢

  • 九宫山志

    十卷。清傅燮鼎撰。傅燮鼎,字铁椽,湖北崇阳人。九宫山跨吴楚境。其阳为江西武宁。阴为湖北通山。山上坦而凹,四峰五岭,周围环绕。明隆庆戊辰,崇阳王角峰撰《九宫山志》。明季版毁于兵乱。清顺治丙申至乾隆丁亥,

  • 汪山人集

    十八卷。明汪少廉(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汪少廉,字古矜,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以布衣终其身。著有《汪山人集》。其集第一卷为赋,第二卷至十六卷为诗,末二卷为杂文。诗于分体中又各有分类,名目繁细。每

  • 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

    四十四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朱瞻基为仁宗长子,在位十年。死后谥孝章皇帝,庙号宣宗。宣宗于1426年即位,建元宣德。宣宗天资聪慧,善诗文,长歌短行,下笔即就。著有《大明宣宗皇帝御制集》。

  • 周易沈氏要略

    一卷。辑佚书,南齐沈驎士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据《南齐书》,沈驎士字云祯,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南)人。征聘不就,其所注《易礼书老子要略》数十卷。故马国翰辑之以《要略》名之。其《易》学

  • 四书约旨

    十九卷。清任启运撰。任启运详《周易洗心》条。此书是作者就平时与门人讲论之札记加以整理而成,乃为举业而作。书中除阐发义理之外,亦间有考证。

  • 淑艾录

    十四卷。清代祝洤(1702-1759)撰。祝洤字人斋,原名游龙,海宁(今浙江海宁)人。此书根据张履祥《备忘录》删改而成,并仿朱熹《近思录》体例,分十四类,三百九十五条。全书极力宣扬程朱一派学说,激烈抨

  • 书义群英

    二卷。明张泰编辑。张泰字叔亨,顺德(今属广东省)人,成化年间进士。自宋神宗以后,朝廷以经义取士,元代因袭这种制度,宋、元两代攻科举者,皆以经义为主。张泰所编之《书义群英》,即为编辑时人所作之《书》义,

  • 刘子诗

    二卷。明刘伯生撰。伯生,字性甫,号大鹤。湖北孝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官南吏部郎中,以多病投劾归田卒。著有《素有素言》二卷、《易履》五卷,与诗集二卷合称“刘子三书”。此编上卷

  • 残本新续古名家杂剧

    八卷。明陈与郊(约1589年前后在世)编。撰有杂剧《昭君出塞》、《樱桃梦》。《新续古名家杂剧》在杨守敬《丛书举要》、顾氏《汇刻书目》中,均刊载其目,分宫商角徵羽五集,每集四卷,共二十卷。王国维《曲录》

  • 受经堂汇稿

    五种,十四卷。清杨绍文编辑。杨绍文字子掞,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随其父杨梦符侨居常州,官镇洋县丞。受经堂是当时著名学者张惠言在京师的讲学之所,绍文曾与金式玉、董士锡、江承之等人师事张惠言。后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