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

四十卷。明冯梦龙(详见《古今小说》)编撰。白话小说集,为“三言”的第三集。收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四十篇,都经过冯氏加工整理,形式、风格统一。此集比《古今小说》、《警世通言》略后问世,所收宋元话本较前两书为少,除《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出宋话本《错斩崔宁》)等七篇可推知为宋元旧作外,其余绝大部分是明人拟作,其中很可能有冯氏自己的作品。故事的来源,或出于史传,或取材于晋人和唐宋的笔记传奇,更多是直接来源于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矛盾,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命的愿望。尤其对于两宋以至明代城市发达以后市民阶级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有着比较广泛深刻的描写。《卖油郎独占花魁》是比较优秀的代表作品,描写名妓莘瑶琴经过一系列曲折将终身托于卖油郎秦重的故事,对于风尘女子的命运寄予同情,反衬揭露了以吴八公子为代表的贵公子嫖客凌辱***的丑行,反映市民思想比较鲜明,艺术上也比较完美。其他如《灌园叟晚逢仙女》揭露地主恶霸对善良花农的欺凌,《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对封建社会尔虞我诈等种种丑恶人情世态的暴露,《李玉英狱中讼冤》对残刑酷法和官府草菅人命的暴露,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本集故事中也有比较明显的封建道德说教,有些神怪故事有宿命果报消极观念,并杂有色情污秽描写,如《郝大卿遗恨鸳鸯绦》和《金海陵纵欲亡身》两篇,描写两性关系流露出明显的庸俗情趣。本集创作成分较多,修订润色的功夫较大,大部分篇章情节曲折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描绘细腻生动,语汇丰富,不像前二集留有旧话本质朴简古遗迹。在“三言”中,本集可以较集中代表冯氏白话小说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该书有明天启七年(1627)叶敬池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大连图书馆亦藏有叶敬池本。又有衍庆堂通行本。近代国内有《世界文库》本。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世界文库》本为底本,校以衍庆堂本和《今古奇观》,出版顾学颉校注本,集中第二十三卷《金海陵纵欲亡身》因情节涉于色情猥亵删去不录,个别卷文字亦有删节。人民文学本后多次重印。1992年,海南出版社据叶敬池本以《足本醒世恒言》为题排印全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冯梦龙全集》据日本内阁文库藏叶敬池本影印全本。

猜你喜欢

  • 五华纂订四书大全

    十四卷。清孙见龙撰。见龙字叶飞,号潜村,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该书乃作者执掌云南五华书院时所辑,故而以“五华”为名。孙氏匡正《四书大全》之错讹,纠正其偏

  • 大学旧文考证

    一卷。清朱日佩撰。日佩字石民,江苏嘉定人。道光四年(1824)岁贡。有传称其苦志穷经,兼通音律篆籀金石。是书首有周沐润序文,称精博过翟教授,为翟灏四书考异。书中如亲民引钱大昕说,谓宋儒改亲作新,是因康

  • 明朝典汇

    二百卷。明徐学聚(详见《历朝顒鉴》)撰。学聚乃万历进士,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后赠副都御史,本为官宦中人,集载朝廷内外典章史实自有诸多便利。学聚取材于《实录》及稗乘,集录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及至穆宗

  • 鉴湖诗说

    四卷。明陈元亮撰。元亮字寅倩,山阴(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是书乃乡塾讲章。其凡例有十:一曰尊经,二曰从注,三曰存序,四曰辨俗,五曰标新,六曰考古,七曰博物,八曰章旨,九曰节解,十曰集说。其所取裁

  • 孝经疑问

    一卷。明姚舜牧(1543-1622)撰。舜牧,详见《易经疑问》条。该书认为,《孝经》语意联贯,不应分章,尤其不宜立章名。因全部删去。其诠释之文皆老生常谈,无新意。该书亦认为经文多出汉儒附会,或有义不接

  • 春秋属比考例

    二卷。清王铭西(生卒年不详)撰。铭西字愚溪,自号大痴,毗陵(今江苏常州)人。自幼受业于同里许仲青、庄子珊及宜兴欧西青诸先生之门,补弟子员食饩。专力经学,博采清代诸家之说,尤服膺于庄存与、刘逢禄,自抒所

  • 普济本事方

    见《类证普济本事方》。

  • 医家心法

    一卷,清高鼓峰(详见《己任编》)撰。此书又称《四明心法》。卷中列诊法、脉义、方论、药物等八篇,认为临证应先察内外、脏腑经络、新久虚实、食痰气血等,并以脉合诊。诊法共十二则。又列二十五方,概治五脏诸病,

  •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撰。许仲琳字不详,号钟山逸叟,南直隶应天府(今南京市)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关于作者,清梁章炬《浪迹续谈》(六)载:“林樾亭先生尝与余谈,《封神传》一书是前明一名宿所撰。”从本书的文笔及对

  • 函史

    上编八十一卷,下编二十一卷。明邓元锡撰。邓元锡事迹详见《三礼绎》条。是书仿郑樵《通志》体例,七编是纪传部分,下编为二十略。《通志》纪传多因旧史,无甚新意,而二十略虽属新创,但不免有夸大之词。是书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