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野叟曝言

野叟曝言

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1705-1787)撰。夏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苏江阴人。诸生。博学多才,通经史及诸子百家,又广泛涉猎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崇尚程朱理学,斥黄老与佛学为虚妄。为人刚直,仕途不得志,终生大部分时间是著书。有《纲目举正》《经史余论》、《唐诗臆解》、《医学发蒙》及《浣玉轩诗文集》等。《野叟曝言》是其苦心经营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乾隆中叶。作者自谓野老无事,曝日闲谈,是书名来源。该书卷帙浩繁,约百万字。叙述明代中叶“当朝第一贤臣”、苏州大儒文白(素臣)走遍南北东西,斩妖邪、灭佛道、平反王、除奸佞,终于拜相而致国泰民安的故事。作者意旨在于借文白的伟业,表现理学家的“治世理想”,歌颂他心目中完美的英雄,多有作者自己不得志的宣泄寄托。该书中的中心人物文白,是一个被浓墨重彩理想化描写的人物,被作者拔高至一种玄虚的境地。他文能经邦,武能定国,在佛道二教猖獗引起社会动乱的危难之秋,立志力挽狂澜,所向无敌,甚至衣服可以抗拒妖物,身体能压死狐精,殊为荒诞不经。虽然在文白身上也显示有主持正义、慷慨赴难等传统英雄美德,但因其臆想色彩太重而显苍白。尤为奇怪的是,该书以标举理学为宗旨,却掺杂了不少庸俗的色情描写,内容比较复杂。从艺术上看,作者熟谙小说创作技巧,情节构设曲折,语言流畅。又多处显示才学,其凡例言:“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讲道学,辟邪说,……”无所不包。鲁迅评:“意既夸诞,文复无味,殊不足以称艺文,但欲知当时所谓‘理学家’之心理,则于中颇可考见。”(《中国小说史略》)但其书在当时颇有影响,亦代表清代小说一种创作倾向,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该书原以抄本流传,最早刻本是光绪辛巳(1881)毗陵汇珍楼刊活字本,二十卷一百五十二回。光绪壬午(1882)申报馆排印本,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为全本。1994年,吉林文史出版社排印出版绣像本,并保留知不足斋主人评语和夹批,少数文字有删节。

猜你喜欢

  • 季汉书

    五十六卷。明谢陛撰。谢陛,字少连,歙县人。此书主要记述了汉末、蜀国、吴国、魏国及晋初的历史。分本纪、内传、外传、载纪、杂传、表等,另书前有正论五条,答问二十二条,凡例四十四条,表述全书的宗旨。但在编写

  • 永历纪事

    清丁大任撰。此书仅五页,记南朋永历间所辖方域地名。书难免过略,但明末野史,专记偏安地域之书,尚属罕见,因当时纷扰杂乱,地或属谁,日有不同,以一人见闻所及,诚难周详,丁大任纂成此书。也颇为不易。此书收入

  • 皇言定声录

    八卷。清毛奇龄(见《乐本解说》)撰。是书尊崇康熙皇帝对乐的主张,附以己见。合五声及宫清、商清、角清、徵清为九声。合五声及变宫、变徵为七调。又认为前人以变宫在宫前、变徵在徵前为谬,而将二变移于二正之后。

  • 三体摭韵

    十二卷。清朱昆田(1652~1699)撰。朱昆田字西畯,浙江秀水人。朱彝尊之子。承其家学,工于诗。著有《笛渔小稿》,附于其父《曝书亭集》之后。此书仿宋阴时夫《韵府群玉》的体例,取前人骚、赋、诗中的新艳

  • 安静子集

    十三卷。清安致远(1628-1701)撰。安致远,一名如磐,字拙石、静子,号缄庵。寿光(今属山东)人。康熙十一年(1672)贡生,此后十五年屡试不第,偃蹇失意而终。曾与李澄中、李焕章齐名,颇得周亮工赏

  • 伤寒发微论

    二卷。宋许叔微(详见《类证普济本事方》)撰。此书共二十二篇,分上下两卷。上卷首论伤寒七十二证,阐述诸证病机、证治及方药。以下各论并下卷诸篇均为零散札记,虽无系统,但不离伤寒本旨,尽融作者体会,来自实践

  • 明斋先生疑礼问答

    八卷。朝鲜尹拯撰。尹拯生卒年未详,字子仁,号明斋,坡平人。此书为尹拯平日与朋友、门人讨论礼制的言论,由门人汇集成编。其书体例大体依金长生《疑礼问解》。全书以《家礼》为主,凡问辞出于《家礼》的只称某条某

  • 绛帖平

    六卷。宋姜夔撰。姜夔(约1155-约1221),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当时诗人词客交游。卒于杭州。工诗,词尤有名,且精通音乐

  • 穀梁注

    一卷。晋刘兆(详见《公羊注》)撰,清龙璋辑。据《晋书·儒林传》称,刘兆鉴于《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仇敌,于是“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作《春秋调人》七万余言,又作《春秋左氏全综》

  • 五经稽疑

    六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