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阜宁县志

阜宁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沈国翰、阮本焱修,陈肇、殷自芳、江启珍纂。沈国翰,字筠生,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监生,同治八年七月(1869)知事阜宁县,十二年复任。阮本焱,字晋朋,浙江余姚县人。光绪十年(1884)知阜宁县事。陈肇,字子云,邑人。光绪二年府学贡生,翰林院侍诏衔。殷自芳,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候选训导,精于水利。江启珍,字聘臣,邑人。光绪六年岁贡生,官六合县教谕。清同治八年,沈国翰主修县志,陈肇任其事,殷自芳总其成,未及付梓。光绪十一年知县阮本焱聘江启珍补其佚漏厘订之,经三月书成,十二年刊行。阜宁置县,始于清雍正九年(1731),旧无志乘,此为阜宁第一志书。体例仿班固《汉书》十志。卷首为序文、凡例、目录、绘图;卷一疆域,卷二建置,卷三至四川渎,卷五民赋,卷六场灶;卷七职官,卷八仕绩;卷九学校,卷十选举,卷十一武备,卷十二至十九人物,卷二十列女,卷二十一祥祲(兵燹附);卷二十二艺文;卷二十三至二十四丛志,疆域目详载历代治淮工程,兵戎子目详列明清抗倭和海禁史料,场灶目详录盐商、盐法、盐丁役、税收诸事,皆为沿海经济、水利、明清抗倭的重要史料。疆域目贪载李全事迹,抄撮宋史,连篇累牍,且其中并非阜宁境内事,有失剪裁之当。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猜你喜欢

  • 中庸余论注

    一卷。清宋懿修撰。懿修,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山阴训导,著有《观澜录注》、《经书笔记注》、《读书笔录注》等书。《中庸余论》乃安溪李光地所著,其分《中庸》为十二章。懿修就此书作论,取义理可互相申

  • 读史订疑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乃是王世懋考证之文。书虽以《读史订疑》为名,而所言未必皆为史事。事实上,此书内容涉及考证方志、杂史、农家类事诸方面,应属笔记之流。如“鸿胪涧昆山龙鱼水”条,

  • 无声戏

    全本正编十二回,外编六回。清李渔(详见《十二楼》)撰。白话短篇小说集。题名《无声戏》,取义于李渔对小说的理解,即视小说为无声的戏剧。该书故事虽点明发生在明代嘉靖、万历各朝,但题材基本无所本,均属作者创

  • 移芝室古文

    十三卷。清杨彝珍(1807-?)撰。杨彝珍字湘涵,一字性农。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兵部主事。彝珍文集若干卷,语高而旨深,词句刻深。因旧刻漫患讹舛,琪光等儿、孙、曾孙

  • 孝经集灵节略

    一卷。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著有《眉公秘籍》、《陈眉公全集》等,刻有《宝颜堂秘籍》六集,辑有《国朝名公诗选》。是本系就《孝经

  • 乐律古义

    二卷。清童能灵(1683-1745)撰。童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该书称洛书是五音之本,河图为洛书之源。河图圆而为气,洛书方而为体。五音为气,气凝为体,体以聚气,然后以声音出之。万事万物皆离不开数,

  •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礼稽命征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天人感应学说论历代礼制的变化,其核心思想大意是:王者制礼作乐本之于天命,然而天命不常,因之历代礼制都有增损、改易。如:唐虞五庙是亲庙四种加始祖庙,其后夏、

  • 春秋左氏传小疏

    一卷。清沈彤(详见《尚书小疏》)撰。此书专以订正杜注孔疏以及赵汸、顾炎武诸人补正杜注所出现之错误。如襄公二十五年《传》:“赋车兵徒兵”,杜注云:“年兵甲士”,孔疏云:“知非兵器者,上云数甲兵,下云甲楯

  • 春秋麟宝

    六十三卷。明余敷中撰。敷中字定阳,衢州(今浙江衢县)人。少勤学。以乡荐执教淳安。著有《太末先生集》。该书作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汇集《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之说于经文之下,而以《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