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音韵问答

音韵问答

一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是编于《潜研堂文集》中摘出问答十五则,并益以《同音假借说》、《古今方音说》、《答严九能书》、《答周松蔼同年书》等,遂成一书。卷末有吴江沈懋德跋语,大略云:三十六字母,托言出自西域,不过神奇其说耳。郑樵无识,遂谓中国人不知七音,不亦愚哉!钱竹汀先生是编,大概举正亭林顾氏之讹。其中历引诗书中股肱丛脞、高冈元黄,以见母为华音而非梵音,尤为确论。是以足以关渔仲之口矣。《音韵问答》云:字母两字固出于《华严》,然唐玄应《一切经音义》所载《华严经》终于五十八卷,乃实叉难陀所译,出于唐中叶,又在玄应之后。而汉末孙叔然已造翻切,则翻切不因于字母也。翻切之学,以双声叠韵纽弄而成音。有叠韵,而后人因有二百六部。有双声,而后人因有三十六母。双声叠韵,华学非梵学,即三十六母,亦华音非梵音也,谓见溪群疑之谱本于华严者妄矣。特以其谱为唐末沙门所传,又袭彼字母之名,夹漈不加详考,遂误认为天竺之学耳。案大昕谓“字母”二字出于《华严》;三十六母为华音而非梵音;反切不因于字母而源于双声叠韵。钱氏于《十驾斋养新录》等书亦反复阐发此说。案“字母”是悉昙、等韵从印度输入的术语;三十六字母确为表现华音者。然谓反切源于双声叠韵则误矣。关于反切的起源,一派谓曾受梵文影响,宋之郑渔仲,沈存中、陈直斋,清之纪文达、姚惜抱等均主是说;另一派则谓反切源于双声叠韵或合音,是中国自己造出来的,顾亭林力倡之,陈东塾及钱竹汀等附和之。赵荫棠《等韵源流》云:“周秦至汉所有之合音,乃天然的(案双声叠韵亦当如是观),汉代以后之反切,而是人为的。这个人为的反切,非有外力不能产生。……汉哀帝以后正是梵文输入的时候,则学梵文者当然先知其拼音,因此而悟出来反切。”赵氏所言很是。是书刊入《昭代丛书》(道光本壬集补编)。

猜你喜欢

  • 医方集成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 易说醒

    四卷。明洪守美撰。守美字在中,泾县(今安徽泾县)人。《泾县志》载其著述有《易说醒》、《易经揆一》、《调元要录》等三种。《明史·艺文志》,朱彝尊《经义考》仅著录有《易说醒》一种。书中曾化龙、施闰章序,称

  • 阳峰家藏集

    三十五卷。明张璧(?-1545)撰。张璧,字崇象,湖北石首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文简。著有《阳峰家藏集》等。是集为张璧居内阁时所自编。凡三十五卷,首列经筵讲章及议典

  • 诗集传名物钞

    八卷。元许谦撰。许谦(1270-1337)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金华(今浙江金华县)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市)。延竑中居东阳八华山讲讲学,从者甚众。师王鲁斋,为朱熹四传弟子。卒谥文懿。《四库全书总目

  • 顾亭林年谱补正

    一卷。清常庸撰。庸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与缪荃孙所录顾谱互有详略,然考证详实,或可订正诸谱之误,或可补诸谱之漏。如顾咸建授命,在杭不在吴;江耿橘顺天宛平人,非献县进士;薛案自署衲米,号堆山,不号米堆山

  • 林忠宣公集

    二十卷。明林熙春(约1598前后在世)撰。林熙春,字志和,别号仰普,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巴陵令,擢户部给事,转礼部、兵部,历太仆寺卿,晋户部左侍郎,卒谥忠宣

  • ■经笔记

    一卷。清陈倬(生卒年不详)撰。陈倬,清经学家,字培之,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市)人。倬受业于长洲陈奂。生平著述,以经义居多。曾经遭到盗寇的抢劫,所著述的文章尽付之于火烬。这部书稿也只残留下十分之一,后曾

  • 锦带补注

    一卷。旧本题宋杜开撰。天一阁藏本多前序一篇,不著撰人名氏。本书谬误较多。如开卷注昭明太子四字曰:姓萧,名普,字子施,昭明者,号也。似未读史书。其他,如所引《论语》: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以文会友;诗:中心

  • 儒门医学

    三卷附一卷。英国海得兰(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口译,赵元益(生卒年不详)笔述。海得兰,英国人,医师。此书原名《医学袖珍》。共三卷,上卷论养生之理,中卷论治病之法,下卷论方药之

  • 珠泉草庐诗钞

    四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廖树蘅,湖南宁乡人。清岁贡生。官宜章清泉等县教谕、内阁中书。树蘅以端正干济著称,久斡湖南矿物,为当事所倚重,而亦能诗。陈三立称其诗芳鲜澄澈。王闿运亦称其诗裔皇中宫音,决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