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冈县志

黄冈县志

①十卷,明茅瑞征修,吕元音、王同轨等纂。茅瑞征,字五芝,浙江归安县人,进士,官黄冈知县。吕元音,字节之,本县人,举人。王同轨,字行甫,本县人,贡生,官南太仆寺主簿。万历中叶,黄冈入版籍已有二百余年,县乘缺如。吕元音等博稽文献,编辑县志,采取通志及郡志者十分之三,搜索残简断碣十分之七。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此志告成刻印。卷首无凡例,卷末茅瑞征后序。此志选举、人物两卷缺,舆地志于疆域古迹山川形势,建置志于公署关津,采录精确。田赋志详述租赋、徭役增减,沿革之故,及闾阎疾苦,民俗俭奢,低回讽叹,使读者得张弛损益之意于言外。艺文志取各家专集,录关于一县典章文物,序记居多,诗赋甚少。此志虽属创修,其参酌弃取可称繁而不芜,简而不略。一时称为善本,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② 六卷,清董元俊修,孙锡蕃纂。董元俊,字渭岸,陕西华阴县人,进士,官黄冈知县。孙锡蕃,字斐臣,本县人,贡士,官山东霑化知县。按县志万历三十六年(1608)县令茅瑞征创修,一时称为善本,至康熙时已历六十余年,县令屡易,其间政治风俗,时异事易,而县志未经续修。董元俊延孙锡蕃等重为编辑,康熙十二年刻印。共六卷,仅存抄本,缺首卷,卷二职官、公署、仓廒、学校、科贡、武励、秩祀、陵墓、古迹、寺观,卷三名宦、人物,卷四至卷六艺文、摭闻、杂志。茅志纲举目张,次第井然,此志变更其例,而纲目不分。此志星野、形势,孙锡蕃悉力独裁,卷一编目为舆地,公署、学校二志沿抄旧志,名宦、人物二志补入甚少,其余采访所得无甚重要。③ 二十卷,首一卷,清王凤仪修,胡绍鼎纂,王正常续修。王正常,字方山,四川泸州人,举人,乾隆五十一年由咸宁知县调任黄冈知县。在官七年升山西郡丞去。县志于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董元俊修,力从简略,成书六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县令刘煊、蔡韶清重修,今无传本。王正常依据茅志,重加补辑、成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印。此志地理、建置二志,沿革、星野、山川、物产、公署、津梁,今昔无异,无可增加,一遵茅志。此志特立学校一门,附庙学、祭典、书院等类。康熙距其时三十余年,其间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此志人物增为四卷,采访甚广。艺文志,前列诗赋,仍录茅志,其所增益,皆有关县治。此志仿模茅志,体例谨严,远胜旧志。④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俞昌烈修,王柏心、谢菼等纂。俞昌烈字鸿甫,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监生,官黄冈知县。王柏心,字子寿,湖北监利人,进士,官刑部主事。谢菼,名道垲,字惕夫,本县人,举人,官泗州知州。按县志乾隆五十四年(1789)县令王正常补修,道光十一年(1831)县令李锦源延陆炯、王德新重加修辑,一县事实,采访不易,未竣中止。俞昌烈莅任,延王柏心等搜其残稿,仍以王志为根据,自道光二十八年(1848)四月开局,经五月志成刻印。各类遵守王志,略有变更。此志纲目分清,增新补旧,后者览之,不必周历四境。但按籍以求,而一县远迩利病,显豁毕呈。⑤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戴昌言修,刘恭冕纂。戴昌言,字禹卿,安徽合肥人,举人,官黄冈知县。刘恭冕,字叔俛,本县人,举人,主讲经心书院。按县志以茅志为最善本,乾隆王志,道光俞志均因之。戴昌言以俞志最近,取为底稿,重加采访,参酌补辑,光绪七年(1881)刻印。此志以图经为重,仍以新旧各图冠诸卷首。沿革无所更改,全遵旧志,星野后添载日出入时刻表,晷刻高弧表,遵一统志推定。山川、古迹、建置、学校各附艺文。户口、田赋多仍旧志,新定漕章,特为加入。积贮、内军、储仓、丰备、仓社新建者详载。水师分防,长江营制定于同治八年(1869),卷首增绘长江图,列其秩于武秩之次。黄冈为郡首县,名宦耆儒代有其人,武备素未讲求,而咸丰同治年间,兵燹频经,烈士殉难,前后计数千人,此志广为搜罗,依类补列。人物志增至十卷。细阅全书,其体例与俞志同,损益之间,颇具卓识。

猜你喜欢

  • 枣香山房诗集

    一卷。许秀贞撰。《附刻各女史诗》一卷,清周际华编。许秀贞,生卒年不详,字芝仙,贵州金筑(今贵阳)人,许西池之女,胡凤翔之妻。清代诗人。周际华,生平不详。此书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宝翰楼刊本。书前有

  • 无圈点档案

    不分卷。是书不著撰人名氏,亦无成书年代。原无汉名,现据《清朝通志》“六书略·案语注”得此书名。原书共三十七册,又有膳录精装本两部:一百零四函,七百二十册。乾隆年间,大学士鄂尔泰等奉敕编辑无圈点档案,皆

  • 诗经正义

    二十七卷。明许天赠撰。天赠字德天,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乙丑(1565)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参政。此书不载经文,只标章名节目,附以己说,颇为弇陋。

  • 春秋传注

    ① 四卷。清李塨(详见《周易传注》)撰。该书成于雍正四年(1726)。自序说,后儒治《春秋》学,拘泥于褒贬之说,对日月名氏人师等分例树标,往往与经义不合。事实上,孔子作《春秋》,观其事则成败治乱了然,

  • 禹贡锥指

    二十卷。图,一卷。清胡渭(详见《易图明辨》)撰。《禹贡》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禹贡指南》条。渭学识渊博,尤精于舆地,尝与修《大清一统志》,得见全国府州县志,凡志书涉及《禹贡》山川地理者

  • 寒香阁诗集

    四卷。清邓钟岳(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字东长,号悔庐。山东聊城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本集是其子汝功汝敏编纂,计有古今体诗一百九十二首。其诗颇温厚和平,而材地稍弱,尚不

  • 上真众仙记

    见《枕中书》。

  • 中庸辑略

    二卷。宋石编,朱熹删定。字子重,号克斋,新昌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军。《中庸》为《礼记》第三十一篇,本不属于《礼经》,而是子思之作。汉儒以无所附属,编之于《

  • 古音略例

    一卷。明杨慎撰。是书取《易》、《诗》、《礼记》、《楚辞》、《老子》、《庄子》、《荀子》、《管子》等书有韵之字,标为略例,如《易》例:“日昃之离”,“离”音“罗”,与“歌”、“嗟”为韵;“并受其福”,“

  • 石鼓文音释

    共四卷(《石鼓文音释》三卷,《附录》一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卷一为石鼓古文,卷二为音释,卷三为今文。附录则为唐韦应物至明李东阳等所作石鼓诗,凡五篇。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