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卷。《外集》一卷。明汪循(约1510前后在世)撰。汪循,字进之,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永嘉知县,官至顺天府通判。汪循有直声。正德初(1506),太监刘
四册。清仇景崙撰。仇景崙此书不分卷,兼解今文和古文,只是较多袭用阎若璩的观点。书中有时称“伪《孔传》”,有时又称“孔安国”,其体例还不够统一。书中内容,有的解释篇题,有的解释经中的文句,汇集了众家之说
十卷。清末民国初朱福清撰。朱福清字仙槎,浙江嘉兴人。生平精医药,著有《医学钳珠》一卷。丛书收书三种,有《最乐亭诗草》二卷、《鸳湖求旧录》四卷,《求旧续录》四卷。其中《鸳湖求旧录》,乃选嘉兴、秀水二县中
一卷。中庸注释 一卷。清李辀撰。书首有自序,分《大学》为六段,首段言格物致知之功,为总冒。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各为一段。分《中庸》为五段,首段总冒,末段总束,中以穷理、尽性、至命各为一段。每
一百二十五卷。宋刘应李(生卒年不详)撰。刘应李自称乡贡进士,生平里籍均不详。此书模仿祝穆《事文类聚》的体例。全书共分二十五门。采摭颇广,但其舛误之处亦较多。内容纷杂,对联套语也纳入其中,尤为秽琐。
八卷。《外集》二卷。元祝尧(1318年前后在世)编。祝尧,江西上饶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官无锡州同知。生卒年不详。书中收《楚辞》及两汉以至宋人辞赋,每朝录数篇,以辨其体格,凡八卷。外集二卷则拟
六卷。清严我斯(约1679年前后在世)撰。严我斯,字就斯,一字存庵,归安(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三年(1664)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文章操行为时所重。此集中诗近体最多,古体仅占十之二三
一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参见《音韵阐微》。是书专辨俗书之讹,以正字为目的。举凡笔画近似容易混淆的正俗之字,一一列出并标以正俗,如“蚤正蚤俗”、“漆正俗”“赖正頼俗”等等,故名曰《字画辨讹
无卷数。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抱经堂文集》条。《群书拾补》是《抱经堂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考证、校订古籍的著作。考订的内容包括:《五经正义表》、《易经注疏》、《周易略例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