喒
读音:Zán
《姓氏词典》 引 《五方元音》 收载,其注云:“系咱姓分族”。(按: 音从《汉语大字典》,《姓氏词典》 音zái,误。)
《姓氏词典》 引 《五方元音》 收载,其注云:“系咱姓分族”。(按: 音从《汉语大字典》,《姓氏词典》 音zái,误。)
读音:shèng fén颛顼娶胜濆氏之女,生卷章。(见《通鉴前编》)又作胜奔氏、胜坟氏。
读音:Jiǎngsà【综】彝族姓。曲比、阿某斯都等家支均有蒋萨姓。属曲比家支的,又称〔比伙阿耿〕。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读音:Diāoyù【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Zhānglǐ【综】 当系张、李两单姓所合成。台湾嘉义有此姓(68,261)。
读音:zhě shé本唐居国人,朝后魏,因留中国。(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姓氏词典》收载,其据王述民《新编注音千家姓》注云: “即者舌氏。”
读音:Hèbágān【源】出《魏书》(7,9)。
读音:lì shān仲衍孙戎胥轩之妻,郦山氏也,盖即骊侯。(见《路史》)又作骊山氏、丽山氏。
读音:Xuē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任姓。黄帝后裔奚仲居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薛国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名为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
读音:Fùshǔ【源】 舜庶子七人,其后有得封负国(舜迁国于负黍,见《夏世纪》。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至春秋并入郑国,后有负氏、负黍氏(19,21)。
读音:xiè pī参卢之后有解批氏。(见《路史》)解批氏,又改为解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路史》云:“参卢之后有解批氏。”参卢,相传为神农炎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