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稽
【源】 ①代北三字姓(21)。②北周时宇文氏赐怀宁郡公大将军蔡祐姓大利稽氏(7,12,17)。【变】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大利稽氏为邰氏(12,21,44,60)。一说北魏孝文帝改代北姓,有大莫于氏改郃氏,而无大利稽氏改邰氏(70)。②大利稽氏或为大洛稽氏之异译(70)。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鲜卑族姓; 又,北周赐蔡祐姓大利稽氏。后或改为邰。邰,或作“郃”,盖邰、郃形似而讹。
【源】 ①代北三字姓(21)。②北周时宇文氏赐怀宁郡公大将军蔡祐姓大利稽氏(7,12,17)。【变】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大利稽氏为邰氏(12,21,44,60)。一说北魏孝文帝改代北姓,有大莫于氏改郃氏,而无大利稽氏改邰氏(70)。②大利稽氏或为大洛稽氏之异译(70)。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本鲜卑族姓; 又,北周赐蔡祐姓大利稽氏。后或改为邰。邰,或作“郃”,盖邰、郃形似而讹。
读音:Bǎo【源】 见《万姓统谱》(15,21)。【布】 大陆(91)、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饱安盈,宋时添差通判临江军事(15,21)。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
读音:Kùbù【综】 清正红旗满洲前锋温哲珲之妻为库布氏(260)。
读音:Hóngguǒlā【综】 清镶白旗满洲候补笔帖式永禄之妻为洪果拉氏(260)。
读音:yān【源】 突厥三姓中有咽面部,见《唐书》,咽姓出此(60,62)。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载,其据《唐书》注云: “突厥三姓有咽麫(面)部, 咽姓
读音:Yìxī【综】 源出不详。台湾桃园有此姓(68,261)。
读音:Fàn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辉发(23,63,180,260)。【变】后改为范氏(260)。【人】清正蓝旗满洲马甲阿森太之妻为范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辉发地方。乃满八旗姓
读音:Sū'nán《姓氏词典》引《宋史》收载,“宋有苏南党征。”未详其源。
读音:Zhǔnwǎ景颇族姓氏。后或改为单姓 “赵”。《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lù【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神农氏之裔有露伯,夏殷时诸侯国,子孙以国为氏(6,7,21)。②潞子国,春秋时赤狄一支日潞所建小国(故城在今山西潞城东北40里),后有露氏,见《姓源》(17)。③陆浑
读音:Gé’ěrnà【综】清正红旗蒙古护军黑狗之妻为格尔纳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