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
【源】 愈豆氏所改(62)。【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上海(91)、台湾新竹、台南、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愈植,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山西之太原、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愈植,知高安军; 明代有愈德勤,兴国县丞 (此从 《续通志》;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正字通》 以德勤为宋人)。
【源】 愈豆氏所改(62)。【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上海(91)、台湾新竹、台南、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愈植,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山西之太原、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宋代有愈植,知高安军; 明代有愈德勤,兴国县丞 (此从 《续通志》;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正字通》 以德勤为宋人)。
读音:Lánqiàkè【综】 裕固族姓。东八个家、罗儿家、曼台等部落均有此姓,世居甘肃肃南,亦作〔兰贾克〕,清末民初始改汉姓为兰(198)。裕固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有载。本户族名,以为
读音:Xīhuí《姓氏词典》收载。其据《辽史》注云: “辽姓,辽奚回·离保。”未道其详。
读音:Wēng’èyuègé【综】 清正蓝旗蒙古亲军顾史之妻翁鄂岳格氏(260)。
读音:Jīng【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以邑为氏。故城在今河北井陉境(11,15,17,21,60)。②春秋时鲁公族有陉氏,见《路史》(6,7,12,15,17)。③春秋时卫公族有陉氏(17,60,62)
读音:Shǐhuáng《姓氏词典》收载。其据《新纂氏族笺释》注云: “史姓出自史皇氏。” (按: 史皇,即苍颉,亦作仓颉,相传为黄帝史官,乃史官之鼻祖,故或称之“史皇”。其后或以为氏。)
读音:lǎo lóng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见《庄子·知北游》)
读音:Kàn阚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名止,封于阚,世称阚止。其后代子孙以封邑为姓。二是以国名为姓氏,据说古时有阚国(今山东嘉祥北),是黄帝
读音:mò tāi孤竹国君姓墨胎氏。(见《风俗通》)伯夷、叔齐姓。(见《路史》)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风俗通》 注云: “孤竹国君姓墨胎氏。”一作“墨台”,“子姓,宋成公子墨台
读音:Líng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收载,其注云: “稜,姓也。”未详其源。
读音:Xīwú【源】 西夏人姓(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