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á

【源】 ①即拏氏,拿为拏本字(60)。后人改拏为拿。春秋时莒公子拏之后(17,60)。②金时有乌姑迺,姓拿(91)。或系女真人拿可氏所改。【变】 一作〔㧱〕(64,68,261)。【布】 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长治、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集》 亦收,未详其源。桂馥义证:“挐,通作拏……今俗作拿。”说明 “” 乃挐之异体字,“”为其俗体字,三字同,一姓,或用以分族。

猜你喜欢

  • 读音:Jī【源】①《周礼》春官之属有鸡人之官,掌供鸡牲,办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警起百官,或其后以为氏(60,62)。②西夏时吐蕃族姓(101)。【变】亦作〔鷄(鸡)〕(21)。【布】广西钦州(364)

  • 三危

    读音:Sānwēi《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新纂氏族笺释》注云: “危姓出自三危氏。”未详其源。

  • 鬬缗

    读音:Dòumín【源】 楚武王时权尹斗缗之后(17,62)。

  • 徒丹

    读音:tú dān【源】 源自金时女真人徒单氏(71)。【人】 徒丹恂,明时陕西富平人,任山西武乡县丞,见《富平县志》(71)。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引 《富平县志》注云: “徒丹恂,

  • 唐孙

    读音:táng sūn祁姓,帝尧之后,其孙仕晋,自为唐孙氏。(见《世本》)唐孙氏,祁姓,尧之裔,唐侯子孙,仕晋号唐孙氏。(见《通志·氏族略·以国系为氏》)

  • 读音:Bēn【音】 贲氏有肥(Féi)、坟(Fén)、秘(Bì)、奔(Bēn)等4音(10,16,17,19,21)。音不同,姓或不同,宜分三姓。音奔之贲姓,原音肥,是隋、唐以来音变而有此氏(7)。参

  • 读音:Zhāng【源】 ①张、王、李、赵,黄帝赐姓,见《风俗通》(1,60)。黄帝之孙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以为氏,见《广韵》(11,21)。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国有解张其人,字张侯,以

  • 读音:dàn【源】 晋末十六国时后秦氐族人姓(60,70)。【变】 ①亦作噉(15,21)。②唐会昌年进士啖鳞,避唐武宗讳改姓澹(6,21,70)。【望】 河东(15,17,21,418)。【布】 大

  • 侯莫陈

    读音:hóu mò chén其先后魏别部,居库斛真水,世为渠帅,随魏南迁,号侯莫陈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西魏赐刘亮为侯莫陈氏。(见《周书·刘亮传》)▲<北周>侯莫陈顺,武川

  • 那昔兒

    读音:Nāxīér《姓氏词典》 据 《新元史》 收载,“元有那昔儿·累丁。”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