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
【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渔洋说部精华》(63)。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渔洋说部精华》(63)。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iàn/Biann,Byan【源】 西夏人姓(31)。【变】 ①《清稗类钞·姓名类》作〔〕(30)。②后改为卞氏。【人】 㝸德昭,西夏时武功大夫(24)。
读音:Āérhún【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阿儿浑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阿勒呼木〕(24)。元代“色目人” 姓氏,乃 “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读音:Dòng【源】 冻羌之后(60,62)。亦见《姓苑》(15,21,24,63)。【望】 平阳(17,60),平原(62,418)。【布】 江苏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桃园、高雄、
读音:Émùtèlǐ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yǐ lì【源】 勿吉国有乙力氏,见《太平寰宇记》(60,62)。勿吉为古族名,源于肃慎,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黑龙江一带。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
读音:zǐ wǔ【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午,字子庚,其后以为氏(4,6,7,12)。【人】 子午明,春秋时齐大夫(4,6,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
读音:chì gān【源】 ①叱干原为魏晋时鲜卑族之一部,亦作薛干,本居三城(故城在今陕西延安东,延水南)。北魏道武帝登国六年,叱干部帅他斗法(一作太悉伏)率部归魏(70),叱干氏当系以部为氏。②北魏
读音:niǔ纽回,字孝政,河东安邑人也。(见《隋书·孝义传》)纽,姓。(见《正字通》)
读音:Wòwùlì【综】元时人姓。海迷失,斡兀立氏,元定宗贵由皇后。定宗崩,临朝称制三年馀,宪宗二年赐死(399)。一说,系斡亦剌部长忽都花之女,姓斡亦剌氏,名斡兀立海迷失(397)。
读音:yáng扬雄自叙云:叔向食采扬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见《通志·氏族略》)扬雄,字子云,蜀都成都人。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见《史姓韵篇》)扬氏与杨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