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鄂春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六派,出伊漠阿林屯齐村、雅兰、绥分、倭济、沾河、辉发等地(23,63,180,260)。【变】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倭和之妻为洪鄂楚氏(260)。〔洪鄂楚〕似即洪鄂春之异译。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官汉阿拉屯济村(《满族姓氏录》 作“伊汗阿林屯”,在今吉林市东北)、雅兰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六派,出伊漠阿林屯齐村、雅兰、绥分、倭济、沾河、辉发等地(23,63,180,260)。【变】 清正白旗满洲护军倭和之妻为洪鄂楚氏(260)。〔洪鄂楚〕似即洪鄂春之异译。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官汉阿拉屯济村(《满族姓氏录》 作“伊汗阿林屯”,在今吉林市东北)、雅兰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Nuòbiān【源】彝族姓。四川西昌有此姓(375)。
读音:zhǎ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大夫党氏之后,以音掌,故从音改(6,17,21,60)。 齐公族之后有掌氏(17)。【望】 琅邪、敦煌(17,60,418)。【布】 江西崇义(381)、萍
读音:Huǎn【源】 见《姓苑》(9,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按:“睆”,或作“晥”,与“皖”通。古侯国名。) 《汉语大字典》引 《字汇补》云: “睆,又古侯国,少
读音:Jiǎn【源】《吕氏春秋》云: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是姓有茧氏,邑以人姓为名(60,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云南之通海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姓氏
读音:chí【源】 见《姓苑》(15,21,63)。【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初见于 《姓苑》; 《姓氏词典》据《宋史》亦收,“宋有持总”。未
读音:xì山东章丘有细姓。(见《池北偶谈》)细封氏之后,改为单姓。(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Chōngmǎng现行佤族姓氏。今云南之西盟佤族自治县有分布。意为: 帮有权势的人做工的奴隶,后或改从汉字姓“杨”。此姓为西盟县公安局罗文礼提供。原音注作còngmáng,今改从常读
读音:Huà华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封地。春秋时期,宋戴公子考父,受封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二是夏代仲康封于西岳华山,因以为华氏。三是清代爱新觉罗氏豫亲王后人有改姓华者。
读音:lún论氏,吐蕃大姓。(见《通志·氏族略·夷狄大姓》)▲<唐>论弓仁,吐蕃族,朔方副大使。
读音:Tǔhé【源】 代北姓,见《复姓录》(12,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引 《复姓录》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