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特宫之后(7,9,12,17,60)。②东乡族姓。【望】 平昌(17,418),巨鹿(15,21,60)。【变】 一作〔犆〕(17)。【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甘肃积石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归 “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晋大夫特宫之后。望出昌平、巨鹿。”《中国姓氏大全》称: “江南多此姓。”
唐代有特庞勒; 金代有特虎雅。
【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特宫之后(7,9,12,17,60)。②东乡族姓。【望】 平昌(17,418),巨鹿(15,21,60)。【变】 一作〔犆〕(17)。【布】 安徽淮南(362)、北京、甘肃积石山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运城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归 “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晋大夫特宫之后。望出昌平、巨鹿。”《中国姓氏大全》称: “江南多此姓。”
唐代有特庞勒; 金代有特虎雅。
读音:fǔ shuǎng【源】 春秋时宋大夫甫爽文叔之后,见《世本》(4,7,12,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 《世本》宋大夫甫爽之后。”
读音:Gěyíng【源】见《万姓统谱》(63)。若水之间,禺中之地,有盖盈之丘,盖盈氏之墟也,见《国名纪》。当以地为氏(8)。
读音:Jiāmólālái【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粟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蝉”,归化后,改为潘姓(65)。
读音:Měnggǔěrjì【源】①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叶赫(23,63,180,260)。②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260)。 【变】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乌尔哈岱之妻为蒙古尔晋氏(260)。〔
读音:Āyántǎtǎěr清代满族姓氏。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满八旗之镶白旗人喜佛,即姓此氏。
读音:yuān高阳氏才子八人,其一曰苍舒,谥渊,后以谥为氏。(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Duó【源】 ①齐太公之后(8,17)。②春秋时晋大夫铎遏寇之后(11,12,17,62)。③唐时姚州(故治在今云南姚安北)夷有铎氏(50,60,62)。【望】 绛郡(12,17,418)。【布
读音:E-lǐgǔn【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孟山之妻为阿里滚氏(260)。
读音:Máowǔmáowàng【综】 台湾土著姓。清道光六年,淡水厅下南庄,即今苗栗南庄乡,赛夏族姓,意为薏芢,后改用汉姓朱(65)。
读音:Lányǐ【源】 楚大夫蓝尹亹之后,以官为氏(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楚大夫蓝尹亹 (音Wěi;一音mén)之后。”《中国姓氏大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