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八
【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秃八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色〕(24)。
元代“色目人”姓。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 译作“图色”,姑兼收以备考。
【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秃八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色〕(24)。
元代“色目人”姓。为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 译作“图色”,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yù【源】 ①见《姓苑》(7,9,15,21)。鲜卑姓,见《西秦录》(7,24,60)。②裕庚,清汉军正白旗人,光绪年间曾任驻法公使,其后裔以其名之第一字裕为姓。【布】 浙江萧山(209)、湖南
读音:Kuílóng【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人】 揆龙阿什岱,清镶黄旗人,世居克什克腾,天聪时从征明有功,赐巴图鲁号,授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yán【源】 相传为古帝炎庆甲之后(15,60,62)。【布】 四川万县(62)、安县(322)、河南卫辉(287)、汲县(62)、江苏武进(314)、高淳(305)、陕西城固(388)、北京等
读音:xī lǘ见《姓苑》。有西闾过。(见《万姓统谱》)
读音:Jiā《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按:笳,古指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疑或指此以为姓。)
读音:zhuān xū高阳颛顼之后。(见《姓考》)
读音:Niè【源】①聂,卫邑(故城在今山东聊城),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于聂,必误。楚大夫有摄叔,无聂
读音:Chángshòu【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吴仲雍(即虞仲)之后有常寿氏(12,15,17,60)。②有熊氏之后有常寿氏(6,60,62)。【望】 会稽(17,418)。【人】 常寿邦,春秋时宋
读音:Xī'ěrxīn【源】 ①元人姓(24)。②清满洲八旗姓。世居赫图阿拉(23,63,180,260)。【人】塔拉齐,锡尔馨氏,元人(24)。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
读音:Bójiā锡伯族姓氏。后或改为单姓“白”。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白” 而得。见 《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